孟子关于道德的名言(45句精选好句)

孟子关于道德的名言

1、  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释义: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孟子关于道德的名言)。

4、解释: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5、能抵住诱惑,捱得住贫穷,不畏惧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人格的标准。 

6、(赏析)在“鱼”和“熊掌”的价值选取对比中,人们倾向于价值高的熊掌。以此譬喻,在“生”和“义”的对比中,孟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义”。因为人的一生中,“义”比活着更为重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舍生取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成为中华民族志士仁人高尚的价值取向。

7、总想着教导别人的人,不容易发现人家的长处,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短处。

8、今天,诗词君要分享《孟子》最经典的的二十句话,影响了中国人千年,学会孟子的处世智慧,一生做个明白人。

9、  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

10、(释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会感到高兴。谓虚心接受意见。(孟子关于道德的名言)。

11、古人常说“文如其人”,宋代大儒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指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可见,孟子关于“何为大丈夫”的论述,正是孟子自我人格的写照。

12、天气时令的配合不如地理环境的优越,地理环境的独特优越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3、(解释)道德高尚的人,是没有丢失他们的先天本真之心的人。

14、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1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7、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18、与人为善是一个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一颗善待他人的心。唐代天德军判官任迪简一日赴宴,倒酒的侍卫一时马虎,误把醋壶作酒壶,给任迪简斟了一大盅醋。任迪简喝后酸不可耐,但他知道军使李景略治军极严,部下稍有过失便遭重咎。于是,他咬牙饮尽,结果“吐血而归”。这件事传开后,“军中闻者皆为感泣”,任迪简也日益受到官兵爱戴。后人崇敬他宽厚仁恕、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称他为“呷醋节帅”。

19、顺风顺水的人生总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而现实的情况是,折磨和挫折总是不约而至。只有经历过失败和磨练、承受过竞争压力的人,才能够调整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刻保持警醒,逆风生长,才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

20、(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21、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 人不知,亦嚣嚣。”

22、(解释)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假如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希望拥有的,道义也是我所希望拥有的;但假如两样不能同时兼顾,就牺牲生命而坚持道义。

23、简析: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敬。

24、(感悟)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5、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充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26、诚信是自然天理的规律,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规律。所谓“诚”,就是“内诚于心”,注重内心真挚的道德层面的不断追求;“信”是“外信于人”,讲究的是重信义、言出必践。

27、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28、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29、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 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 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 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

30、(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国君,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的.国君,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31、释义: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3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3、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34、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在那时,“生”字与“性”字互训。告子代表当时流行的看法,常识的看法。告子说,人性如河水一样,引向东方则东流,引向西方则西流,都是由外在环境和条件决定的。孟子则提出了与当时流行看法迥然有别的有关人性的新看法。他指出,水可以向东向西,但水总是向下流,虽然人们可以把水引上山,但向上流却不是水的本性,而是外力使它这样的。人也是这样,人性本善,就像水向下流。而人的不善,不是由他的本性决定的(《孟子·告子上》第2章)。也就是说,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例如牛山草木繁盛,但因人为的破坏变成了秃山,这不是说牛山的本性不能生长树木。同样,人在事实经验上的不善,并不能证明其本性不善(《孟子·告子上》第8章)。

35、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趋。西汉名将韩信年少时生活贫穷,为了生计,有次到淮阳城下的河边钓鱼,一个洗衣老妇看他可怜,便主动把自己饭食分出一多半给他吃,一连十几天都是如此。韩信感动地说:“我将来一定会报答你。”不料洗衣老妇却以很平淡的口吻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自食其力,我是见你可怜才给你饭吃,看到别人挨饿我也会这样。我根本不希望得到你任何回报。”多年以后,韩信飞黄腾达、衣锦还乡,他特地在泗口南岸拜见当年的洗衣老妇,并赠黄金千镒,以报她的赐饭之恩。与人为善、施恩于人,说明乐善好施、善心常驻。受恩不忘且知恩图报,同样是心存善良,这既是做人原则,也是处世之道。

36、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7、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38、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39、(译文)常怀忧患之心,才能生存下来;沉溺于安乐之中的,常常自取灭亡。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40、最好的东西,不会都属于你,舍掉其中一个,才能得到另外一个。选择,是人生的必行之路。

4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42、简析: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就像人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43、(释义)正人君子所能做到最大的事情,就是用善意对待他人。

44、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发布日期:2023-07-30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