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书简(64句精选好句)

席勒美育书简

1、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若从文艺复兴时期中之人文主义的研究风潮开始,人之本性的开发与培养于事实上已成就了整个近代欧洲文明的内涵,那么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为何需要重新考察人之存有本质、再次强调实现理想人性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关涉到近代哲学家于存有学研究上一直无法解决的一个二元论困境。

3、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4、(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

5、埃贡·席勒(Egon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

6、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出理性的第三大功能:判断力理性。判断力理性能从受制于因果必然法则的自然之中直观到心灵自由所追求的合目的性,如此一来,机械性的自然就不再排斥精神领域的自由法则,甚至于成为开展后者的场域。就人之存在而言,通过判断力理性的运作,身体的自然性将符应心灵自由所追求的「最高合目的性」——即「福德一致的至善本身」,并与之共构完善的人格。(席勒美育书简)。

7、(本文续上篇:美是一种善,美之所以能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8、第二十七封信 审美王国的法则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

9、审美能让人暂时忘却现实的压抑,有助修身养性,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至于到底是审美还是审美过程中遇到的绝对否定者导致人获得自由就有待考证了。我们可不可以猜测真正使审美有助于人格教育的是存在于审美活动过程中的绝对否定者,而席勒并未意识到这点。 

10、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是20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光潜。属于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该作品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1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12、包括:题材subject、主题theme、情节plot、细节details

13、现当代“显隐说”的美学观点告诉我们,正是从在场的东西中显现出与之相联系的不在场的东西,才能看出一个在场者的真(真实面貌),反之,把在场者与不在场者割裂开来,则只能得到抽象的东西,而达不到在场者的具体真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说,正是审美意识才能使我们达到一事物之真。

14、解体的社会不是奔向有组织的生活,而是倒退到原始的国度。

15、译者徐恒醇先生长期从事美学研究,在1984年首次翻译出版了《美育书简》一书,将这一经典著作带入中国学人的视野,其译文明晰流畅,广受学界好评。

16、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17、……这一工具就是美的艺术,在艺术不朽的范例中打开了纯洁的源泉。艺术,象科学一样,摆脱了一切独断的和人的成见所产生的东西,两者都为绝对避免了人的恣意专横而感到欣慰。政治立法者可以封闭这两个领域,但却不能在这两个领域中支配一切。他可以驱逐真理之友,但真理却永在。他可以侮辱艺术家,但他却不能伪造艺术,没有什么东西比科学和艺术更忠于时代精神的了。创作者的审美趣味接受着批评家的审美趣味的法则。在性格变得严峻而僵化的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到,科学严守着它的疆界,艺术却陷入规则的沉重桎梏中。在性格软弱而松散的地方,科学就尽力去讨人喜欢,而艺术就尽力供人消遣。

18、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

19、据席勒之说,“人们只能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这个“只能”是值得质疑的)。“自由心境”来源于“通过理性规定与感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虽然“为了在空间描绘一个形体,我们必须给无限的空间划定一个界限”与要求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像“感性”和“理性”这种相辅相成的东西能否如此各有自己的界限,对立的存在是很令人质疑的;而且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一定会达到自由心境么?)“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人在审美状态中摆脱了物质世界,把它当做对象。”“‘观赏’则是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从而使它的对象成为它的真正的、不可丧失的所有物。”(能将对象推向远方的只有“观赏”么?)

20、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发表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曲折的表达了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他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21、画面中大部分的物象都是以红灰、橙灰和绿灰色块组成,红灰的瓦片又穿插着绿灰和橙灰,白灰的墙上又呈现出蓝灰和橙灰色。这些都是画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再加工的,体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22、因为游戏冲动是人之本性中的感性和理性能力于平衡的关系下自发的表现,所以它表征了人性的自由;但是这种游戏的自由并不是任意放肆的行动,相反地,它以合理性的谐调平衡为目的,因此它亦表征了人性的自律。席勒认为,在游戏冲动中,人透过本性上的自由和自律,一方面扬弃感性和理性两种单一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结合它们而创造出一种人之存在的新形象——亦即「活生生的形象」(lebendeGestalt)。因为这种活生生的形象表征出一种和谐平衡的、令人愉悦的美,所以游戏冲动其实是人从本性中自发运作的一个美的创造过程;此外,因为这种美的形象表现的是人性之感性和理性谐调平冲的统一状态,所以美亦成为理想人性——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福德一致的完善生命——的表征。

23、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人就无法发展他生存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本性)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

24、如果理性对人的企望过高,它为了一种人性(这是人还缺少的并且由于缺少而无损于他的生存的)甚至于夺去了人作为动物性的手段,那么就等于是夺去了他的人性存在的条件。

25、席勒对此曾作了较详细的解释。他说,在“审美直观”中,由于感性现实与理性法则的结合,一方面,感性事物和人的欲望不至于因缺乏理性尊严而变成至高无上的东西;另一方面,理性法则例如道德义务也不至于因缺乏感性欲望而令人有强迫接受之感。这样,在“审美直观”中,单纯的“感性冲动”或单纯的“理性冲动”所给人的限制、强迫感“都被排除了”。

26、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解释:艺术理论讲述的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故事·当故事成为历史·当历史成为传奇……

27、联系到我国当前一些人一味沉迷于感性欲求的现实,另外又有人从另一个极端企图用封建的或变相封建的道德法则来约束人的社会现象来看,席勒的美学思想难道不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吗?

28、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FriedrichVonSchiller)的《美育书简》(OntheAestheticEducationofMan)写于1793年,原是给他的丹麦赞助人奥古斯腾堡公爵的27封信,在原稿被烧毁又经过重新改写后,于1795年发表在《时序女神》杂志上。这本书是席勒针对当时的德国现状写的,是他给社会的一剂良药。“正是文化本身给现代人性造成了这种创伤。只要一方面扩大的经验和明晰化的思维使科学更明确的划分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国家倡导越来越复杂的机构使等级和职业更严格的区分成为必然,那么人的本性的内在纽带也就断裂了,致命的冲突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毫无疑问,席勒所说的“创伤”指的就是人性的分裂。在席勒那里,科学的划分与“国家倡导越来越复杂的机构”是导致分裂的显在因素;而席勒所面临的文化的变迁则是更深层的因素。正如朱光潜认为的那样:“有人说席勒脱离现实,这是很不恰当的。他的著作,包括美学论著,都是针对当时现实而提出自己的看法的。”虽然《美育书简》试图呈现一个理想世界,但是其根系深深扎在席勒的历史现实之中。

29、(2)(日)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终末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一版.

30、融合性的美;振奋性的美;人性的完整;审美教育

31、艺术传达artisticconveyance

32、审美超越所依靠的途径是想象,想象在这里不是指古典的“原本——影像”公式下的想象,而是指把不在场的东西纳入、综合到在场的东西中来,使在场与不在场综合为一的能力。由于隐蔽的、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在审美意识中,在场的艺术品所提供给我们的想象空间便是无穷无尽的,这也就是真正的艺术品之所以能令人玩味无穷的原因。西方现当代的“显隐说”,与中国刘勰“隐秀说”所讲的意在词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国古典诗的特点颇有类似之处。

33、在《美育书简》中席勒用了较多的笔墨来论述“融合性的美”怎样通过缓和作用使“紧张的人”恢复和谐状态,而较少论述“振奋性的美”如何通过恢复精力使“松弛的人”回到统一状态,但是这并不代表“振奋性的美”不重要。相反“振奋性的美”是在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环节。如果说,“融合性的美”总体而言是感性压倒理性的一种体验,那么振奋性的美就是理性压倒感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融合性的美”使无论何种紧张的人进入了审美体验的状态之中,都会使之产生停留在其中的冲动,进而因沉醉美的幻象之中而忘却现实;换句话说,使本应直面现实的理性丧失力量,于是,在这种状况下,就必须通过振奋性的美来“压倒”那耽溺于幻象之中的感性冲动。事实上,对感性体验的愉悦品质而言这也意味着一种拯救,席勒无疑同样认识到耽溺于美的幻象之中的感性经验本身也面临着危机,“松弛状态”意味着双重意义上的“衰退”,绝不仅仅只局限于理性本身。

34、本次再版,除了对原有的失误和不当之处进行修正,徐恒醇先生还为每一封信撰写文本解读,以盼更多读者能够从这一经典美学著作中获得思想和美的享受。

35、席勒身处于欧洲人呼吁人性自觉的启蒙运动之中,其思考的问题正是人本性二元分裂和对立的困境。在寻求解决之道上,康德的理性哲学——尤其是判断力理性的理论——曾为席勒提供了指引,但终究为他所弃;因为康德固然以人之三大理性的统摄运作去说明整体人格的完成,但是,当他宣称「纯粹理性为自然立法」、「实践理性优位」和「判断力理性对自然之合目的性进行直观」时事实上仍将物质性消解于精神性中,自然本身没有属己的真正独立性和价值。

36、1984徐恒醇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附《论美书简》中席勒写于1793年1月25日(节译)、2月18日(节译)、2月23日和2月28日四封书信。

37、观照(思索)是人对他周围世界的第一种自由的关系。如果说欲望是直接抓住它的对象,那么观照就是把自己的对象推到远处,使其不受热情的干扰,从而把它变成自己真正的和不会丧失的财富。在思索的时候,那种在单纯感觉状态中绝对支配着人的自然必然性脱离开了人,在感官中出现了瞬息的平静,永远变化的时间本身停止不动了,分散的意识之光集中在一起,形式——对无限事物的摹写——反映在短暂的背景上。只要人的内心点燃起烛光,身外就不再黑夜茫茫。只要人的内心平静,世界上的风暴就不再喧响,自然中斗争的力量也会平息在静止的边界上。上古诗歌把人内心的这一伟大事件描绘成外在世界的一次革命,并用那灭亡了撒旦王国的宙斯形象来体现这种战胜时间法则的思想,这就毫不足怪了。

38、人能够以这种双重方式对立起来:或者当他的情感支配了他的原则时,成为一个原始的人;或者当他的原则破坏了他的情感时,成为一个野蛮人。原始人忽视艺术,并把自然作为至高无尚(应为上)的情侣;野蛮人嘲弄和蔑视自然,然而他比原始人更丢脸,他进而成了他自己的奴隶的奴隶。有教养的人把自然当作自己的朋友,他尊重自然的自由,而只是抑制了自然的专横。

39、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王国维《人间词话》。

40、艺术试图用美丽的理想代替不足的真实——席勒《美育书简》。

41、海德格尔断言,真正的艺术品乃是真理发生的场所,信然。美在这里显然比真更优越,美高于真而又包含着真,并且,这里的美和真都是具体的。西方现当代哲学在提高美的地位方面,比起近代哲学来无疑跨出了时代性的一步。

42、然而,在我只是寻找素材世界的出口和精神世界入口的时候,我的想象力的自由翅膀已经使我飞到精神世界的中心了。我们所寻求的美已经被我甩在后面,当我们从单纯的生命直接转到纯粹的形象和纯粹的对象时,我们越过了它。这种飞跃不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而为了和人的本性步调一致,我们应该回到感性世界。

43、徐恒醇先生是我国设计美学界的著名学者和开拓者,先后从事外国美学和技术美学(设计美学)研究,早年在技术美学研究方向的著作有《技术美学原理》等著作。

44、(2)康德将人类理性区分成三大分殊功能:纯粹理性(reineVernunft)、实践理性(praktischeVernunft)和判断力理性。纯粹理性又称为理论理性(theoretischeVernunft),能使人通过感性而取得的杂多经验内容依循必然法则而被赋予形式意义,因此是构成有关经验之现象世界的知识——即自然知识——的主体先天形式条件。实践理性规范人之意志的道德行动法则,其本身以彰显善、自由和人格尊严为目的,因此于实现人之存在价值上具有优位性。判断力理性则使人能在自然之中直观到合乎善之目的性的存有意义;换句话说,判断力理性是经验世界(属于纯粹理性规范的领域)和睿智界(属于实践理性规范的领域)二者相互沟通的桥梁,藉之,人得以克服自然法则的支配而于感性的生命中实现对善与人格的追求。

45、国家不仅应该重视个体身上的客观的和一般的性格,而且应该重视个体身上主观的和特殊的性格。

46、艺术必须摆脱现实,并以加倍的勇气越出需要,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它只能从精神的必然性而不能从物质的欲求领受指示。

47、真理在虚构中永生,由复制品中又可以重新现出原型。

48、从席勒的美育理论出发,可以看出他与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有相似之处。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兴于诗”的作用就类似于“融合性的美”。它将人们首先带入一种审美体验之中,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能达到最后的“成于乐”。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中说:“最高之理想存于美丽之心(beautifulsoul),其为性质也,高尚纯洁,不知有内界之斗争,而唯乐于守道德之法则,此性质唯可由美育得之。”这个“美丽之心”并不存在于“融合性的美”使人们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状态之中,而存在于“振奋性的美”所给予人们真正的道德内化之中,这是一种主动的道德。也就是说,不是我应该这么做,而是我从内心觉得要这么做,是自律而非他律。正如朱光潜所说的:“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这是构成道德完成的最终状态和理想状态,亦即德育与美育的交融,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状态。所以王国维认为“审美之位置犹居于道德之次”,因为审美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成为道德内化的人。美育是德育的完成形态,它们都是人格教育,而最终使美育达到最终境界的是“崇高”。

49、①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的美,培养学生对社会美的正确观点和感受社会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艺术美的能力等。

50、包括:结构structure、体裁genre、艺术语言language、艺术技巧artistry

51、有一种意见认为康德把美看成只是自然界必然性与道德自由之间的桥梁,于是断言康德主张善居于美之上。这种一般流行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桥梁可以理解为居间的意思,但在康德这里似应理解为统一二者的更高的范畴。当然,正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秩序的象征,这应该说是他没有摆脱古希腊的善主导着的美的思想痕迹。康德的美学从总的意图上看似乎是极力强调美之不同于真和不同于善的独特之处,从而凸显出专门的美学领域。

52、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

53、政治领域的一切改善都应该来自性格的高尚化——但是在一种野蛮的国家制度的支配下,人的性格怎么能够高尚化呢?为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国家没有为我们提供的工具,去打开不受一切政治腐化污染保持纯洁的源泉。

54、艺术的美,既是素材的美,又是表现的美,既有对内容美的观照与领悟,又有对形式美的愉悦和满足——席勒《美育书简》。

55、你应该同自己的世纪一起生活,但不要成为它的产物。给予你的同时代人以他们所需要东西,而不要给予他们所赞赏的东西。

56、1983张玉能论美书简武汉大学出版社刘纲纪主编《美学述林》第1辑收录。

57、为了培养个别能力而必须牺牲它的整体,这样做肯定是错误的。

58、“美育”由席勒提出来的。但是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古已有之。

59、(美育书信)译为《美育书信》,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是作者于1793年至1794年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钱公爵的27封书信,于1795年整理出版。追求人性的完美,崇尚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

60、且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

61、艺术体验artisticexperience

62、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席勒的作品中色彩丰富多变,充满了对比强烈的节奏感,但色调却极为统一。作品中很多色彩都是非自然的,都是由画家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如《干洗房》画面中的装饰意味就很强,带着儿童画那种无拘无束的色彩,而这种场景只出现在童话世界中。

63、尽管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提倡古代哲学,主张人以自身的理性能力去支配自然本性,借以实践具体而完善的生命意义,但是在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以「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的命题为基础而严格区分心与身——即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实体之后,人即面临一个生命的难题:人无能驱使自身的理性心灵与物质身体进行统合运作,以至于无法为己建构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存有生命;因为理性心灵的运作只依循自由法则,物质身体的活动则只服从于机械决定论式的自然因果原则,二者不仅于本质意义上相互对立,于实质运作上也无法兼容。(1)这种二元论难题纠缠着笛卡儿之后的哲学家;不管是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或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皆无法克服之,前者过于强调人之理性思辨的能力,以至于完全无视身体感觉对于人格养成的影响,后者则过于看重身体感觉在知识建构上的角色,以至于贬抑了人之理性的价值。

  发布日期:2023-11-11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