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德国(26句精选好句)

席勒德国

1、除此之外,歌德对他根本不理不睬,这让席勒又嫉又恨。其实那时候,歌德已经把席勒看作竞争对手。

2、沐浴在这种自由、平等、友爱的美好氛围中,席勒灵感突发,创造了一首闻名世界,充满博爱与包容的颂歌——《欢乐..颂》。这首诗歌饱含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并呼唤人们保持勇气,追求美好生活。克尔纳是为这首诗谱曲的第一人,而30年后,尝遍生活苦难的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将《欢乐颂》作为第九交响乐的收场合唱。《欢乐颂》因而在世界更加闻名。

3、1782年1月13日,《强盗》在曼海姆剧场首演,引起轰动。据说,当时,“整个剧场就像一座疯人院。全体观众都睁大眼睛,握紧拳头,不断顿脚,发出沙哑的声音”。然而,这个戏却得罪了公爵,为此,席勒被禁闭2周,并被禁止写戏。

4、赫尔弗里特·蒙克勒(HerfriedMünkler)在谈到重建早已踉踉跄跄的民族自信时,称艺术和文化可以“作为缺失的宪法与政治统一的替代品”。当然,他所说的是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的政治情形,但毋庸置疑的是,德意志帝国崩溃时期的精神状态并非毫无关系。歌德和席勒就证明德意志民族的观念曾带有彻底的世界公民性质。让他们建立起身份的是超越民族的纯粹人类观:世界文化代替了国家民族。

5、剧中,宰相瓦尔特的儿子斐迪南,爱上了穷乐师的女儿路伊斯,并准备同她结婚。然而,这对年轻人的爱情,却遭到了宰相的强烈反对。封建的门第之见,自然是宰相阻挠他们结合的借口,而至为重要的原因,却是宰相妄图利用儿子去实现政治联姻。他早已打定主意,让儿子斐迪南迎娶公爵的情妇,以便使自己的政治地位更加巩固。斐迪南不愿遵从这样的父命,继续与路伊斯恋爱,宰相便施展淫威,大肆侮辱路伊斯的父亲,并将其关押起来。然后,他向单纯、无奈的姑娘实施了卑鄙的阴谋:利用路伊斯救父心切的心理,逼她笔录一份献给别人的情书,再让这份情书落入斐迪南的手里。

6、瓦格纳并未将“能被普遍理解、任何民族都可获得的”语言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即对其他民族来说依旧必须依靠翻译才可被理解的语言。他的《未来的音乐》(Zukunftsmusik,1860)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点,他在文中直接提到歌德与席勒的超民族追求。瓦格纳将这种语言理解为普世性的“音乐语言”,并等同于德国音乐,他认为这种“音乐语言”是由德意志的语言特性所决定的。

7、JohannWolfgang(von)Goethe

8、歌德悲叹,失去席勒意味着失去自己生命的一半。但死亡何尝不是新生?

9、"我看他就像一个过分矜持的女人,你要把她的肚子搞大了,在世人面前羞辱她才能解气!"。

10、1764年,席勒5岁时,由于席勒父亲工作的变动及家庭经济条件的窘迫,席勒举家搬到了符腾堡边缘小镇罗尔希。小镇罗尔希风景优美,处于连绵起伏的山丘和茂密的黑森林之间。席勒在此度过了幸福的童年生活。

11、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

12、悲剧往往可以成为永恒,《强盗》中的卡尔也是许多人心目中永恒的“英雄”。《阴谋与爱情》《阴谋与爱情》是席勒所有剧作中最为出名的作品、这部作品文如其名的作品,讲述了一个阴谋扼杀了爱情的故事。

13、小薇微语:我们都说同频-那就是互相理解,知识体系和语言的理解,所以多学习基本外语可以帮我们融入当地的生活,比如在西班牙学习西班牙语,在法国学习法语,在德国学习德语,在美国学习美式英语,在英国学习英语英语,而且如果大家觉得德国入学比较难,可以先选择入学西班牙校区,那里冬季温暖而且还有“西班牙橄榄油和大火腿呦”,在这个旅游城市一定很愉快。

14、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调整经济结构。自然资源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3的初级能源需要进口,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产品可满足本国需要的80%。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德国是啤酒生产大国,其啤酒产量居世界前列,它还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国家,2002年2月28日24时,德国马克正式停止流通,欧元 成为德国法定货币。德国是首批使用欧元的11个国家之一。

15、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

16、席勒坚信,歌德是上帝的宠儿,一切美好事物都有如从天而降,而他自己却凡事必须辛苦拼搏。

17、彼时的德国正是“狂飙突进”文学崭露头角之时。1774年,青年歌德匿名发表了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间,一股青年运动的风潮席卷德国,誓要与束缚天性、扼杀自由的等级制度与封建礼法一刀两断。年轻的席勒也深受触动,在心中悄然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他一边学习,一边偷偷创作诗歌与戏剧。正是在“卡尔学校”的压抑氛围中,席勒写就了他的处女作《强盗》,并于1781年匿名自费出版。这部剧讲述了贵族青年卡尔·封·莫尔被人陷害、落草为寇,从而与整个旧秩序为敌的故事。席勒借卡尔之口挑战他那个“软弱无力的阉人世纪”,因为只有自由方能培育出“伟岸宏大异乎寻常的人才”。毫无疑问,卡尔说出了一代人的心声。

18、没想到二十年后教堂地下室清理,人们才重新记起席勒的骨骸的问题。没有明确标记,一切杂乱无章,哪一具是席勒的呢?这事使年迈的歌德一阵惊恐,二十年亡友的思念一种巨大的愧疚,愧疚自己对于亡友后事的疏忽。他当即自告奋勇,负责去辨认席勒的遗骨。在狼籍的白骨堆中辨认二十年前的颅骨,这是连现代法学鉴定家也会感到棘手的事,何况歌德一无席勒的医学档案,二无起码的坚定工具,他唯一借助的,就是对友情的记忆。这真是对友情的最大考验了,天下能有多少人在朋友遗失了声音、遗失了眼神,甚至连肌肤也遗失了的情况下仍能认出朋友的遗骨呢?歌德找到了唯一可行的办法:捧起颅骨长时间对视。这二十年前那些深夜长谈的情景的回复,而情景总是有删削功能和修补功能。于是最后捧定了那颗颅骨,昂昂然地裹卷起当初的依稀信息。歌德小心翼翼地捧持着前后左右反复端详,最后点点头:“回家吧,伟大的朋友,就像那年在我家寄住。”歌德先把席勒的颅骨捧回家中安放,随后着手设计棺柩。那些天他的心情难以言表,确实是席勒本人回来了,但所有积储了二十年的倾吐都没有引起回应,每一句都变成自言自语,这种在亡友颅骨前的孤独是多么的强烈,苍老的歌德实在无法长时间承受,他终于在魏玛最尊贵的公侯陵为席勒找了一块比较理想的迁葬之地。

19、歌德最先注意到的,是席勒的剧作《强盗》。但这部剧本他一点也不喜欢,并对这部作品引起的轰动效应不以为然。

20、《强盗》是奠定了席勒在德国戏剧史上重要地位的剧作,它也是一曲显示着狂飙突进式的浪漫主义精神的慷慨悲歌。

21、萨弗兰斯基的席勒传甫一面世,就引发好评无数,在次年更是斩获莱比锡书展非虚构及散文类图书大奖。他不仅书写了一位作家,更展现了一个时代,无论是研究席勒还是了解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思想史,都可从阅读此书开始。译者本人也在翻译、校注与审订的这三年中收获颇多。当然,笔耕不倦的萨弗兰斯基偶尔也会在行文中有些许疏忽,但白玉微瑕,译者已一一改定并在注释中做了说明。此外,这部席勒传十余年前已有中译本,但为保持译文的独立性,译者自始至终从未参考前人成果。译者自知才疏学浅,如有错漏,文责自负,理所应当。

22、谁知一百多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席勒的馆柩被保护性转移,战争结束后打开一看,里面又多了一颗颅骨。估计是当初转移时工作人员手忙脚乱造成的差错。那么,哪一颗是席勒的呢?世上已无歌德,谁能辨认!席勒,也只有在歌德面前,才觉得有必要脱身而出。在一个没有歌德的世界,他脱身而出也只能领受孤独,因此也许是故意,他自甘埋没。 由此,令人明白世间本应有更多的杰出人物,只因为没有足以与他们对应的友情,他们也就心甘情愿地混同庸常,悄悄退出。

23、你看,没有一件,是和物质相关的。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永远是由内而生,而不是外在赋予;人生真正的价值,来源于感悟生活,星空与云海;持续的宁静与愉悦,来源于信任与陪伴,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对于世界的爱与热情,缔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24、一个从未有过交际的人,会把出于一般形式的礼貌而作的允诺当作殷勤的标志加以接受,当他感到失望时,他又会抱怨那是虚伪。

25、翻阅这部传记,就能发现,萨弗兰斯基视席勒为德意志理想主义的代表。何谓理想主义?在汉语语境中,表示“理想主义”的德语词“Idealismus”又常被译为“唯心主义”或“观念论”。但此二义实取自德语的“理念”而非“理想”,源于“Idee”而非“Ideal”。然而在席勒笔下,更重要的当然是后者,即对一个更美好世界的乌托邦式想象。不,不是乌托邦:一个理想主义者从不怀疑其蓝图最终的可实现性。他绝不会安于现状,而是天生就要求变革。他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平庸,而是要以诗意的想象将分散在各处的美汇聚到一起,创造出新的、升华了的现实——而这正是诗人的使命。在席勒看来,“作家最需要的就是理想化、高尚化”(《论毕尔格的诗》)。

  发布日期:2023-09-27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