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名言有哪些(80句精选好句)

王守仁的名言有哪些

1、知行合很多人有所误解,觉得知道了就去执行就知行合一了。假如良知被私欲遮蔽,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就去执行,那是绝对错误的。举个例子,有些人认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心中埋藏着复仇心理,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江湖恩怨终究是解决不了的。知是行之始,知是至善,是心之本体。如果你真的认知到了,自然就会去执行,执行就是知道的真是体现。他们是同步进行,这才是所谓的知行合大部分人误解此种深意!

2、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钱学森

3、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么做?圣人会怎么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

4、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7、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於吾心。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经典名言摘抄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8、有志於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守仁的名言有哪些)。

9、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10、大意就是知道了真正的内心,自然会去实践。当认知达到真真实实,就是行;当执行达到绝对的正确的内心认知便是真正的知!

11、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 《传习录》

12、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3、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守仁《传习录》

14、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15、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

16、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双峰》

17、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申居郧

18、发言须句句有着落方好。人于忙处,言或妄发,所以有悔。薛瑄

19、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

20、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21、古语云,“欲速则不达”,学习知识也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去专研与打磨。

22、  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国语·楚语下》

2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24、“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守仁《传习录》

25、与人言,宜和气从容。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薛瑄

26、唯物主义者认为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常从各自经历的事上追求自然规律。其实不然,朱熹学说就是提倡大家格物致知,凡事从事上去寻求。殊不知朱熹晚年时幡然悔悟,觉得之前的做法是颠倒了,学习万物其实最终还是从内心去寻求,内心自有真理在,心中有道,主宰万物。

27、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28、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2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30、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31、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32、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33、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34、翻译: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结果。

35、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

3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王阳明

37、翻译:我不看花的时候,花与我的心同处于寂灭状态。我看花的时候,花和我的心就都鲜活起来。如此便能知道,花与我的心同在。

38、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王守仁名言

39、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

40、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41、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42、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窅然坐幽独,怵尔...

43、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4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守仁

4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46、苏东坡心想不禁暗暗得意。回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

47、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

48、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49、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

50、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真正的朋友,是在你最痛苦、最需要时,出现在你的面前,帮助你,安慰你,和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当你误入歧途时,可以不考虑自身去开导你,对你知无不言的人。

51、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52、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

53、古今异宜,南北异俗,自非投身处地,焉能随盂水为方圆也?

54、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55、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56、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57、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守仁《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58、“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守仁《传习录》

59、“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传习录》

6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

61、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守仁

62、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63、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

64、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65、难道没有看见东家的老头害怕老虎防着老虎,却在深夜被老虎摘了头吗?

6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67、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6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69、使用它的时候就去使用不使用就不使用,人的本身就好像一叶飘荡在茫茫大海上的孤舟。

70、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传习录》

71、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义的人不会忧愁,您为什么双眉紧锁十分忧愁?

72、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

73、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74、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朱熹

7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77、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8、  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象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歌德

79、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

  发布日期:2023-10-27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