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73句精选好句)

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

1、197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卷出版,2002年第五卷出版。在教学之外,约瑟夫·弗兰克一生只写了这五卷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第三卷《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的苏醒(1860-1865)》始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流放西伯利亚十年后返回圣彼得堡。

2、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人物的内心分裂状态。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3、第四位是上海作协新晋会员、在酗酒与戒酒之间反复横跳的脱口秀演员、诗人李诞,他在最新出版的首部中篇小说《候场》里,除了扉页引用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外,《候场》正文里他还借小说主角“李诞”之口,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打抱不平:

4、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人物的内心分裂状态。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5、弗兰克耗数十年之功,撰写了恢弘壮阔的五卷本陀氏传记。受作者之托,这部传记现在被缩编为更具普及意义的单卷本。在这部精华版陀氏传的前言中,作者弗兰克交代了自己写作的初衷。他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往往是其个性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与其意识形态动机紧密交织在一起。与此同时,他的人物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反应符合他们所在环境的道德和社会标准。因此,如果想要真正理解陀氏的小说,读者必须深入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分析各种流行思想如何在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相互碰撞和冲突。空想社会主义、唯物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分别在19世纪的不同时期从欧洲传入俄国,并深刻地影响了陀氏的写作。而作家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宗教的信念,则成为了其吸纳和批判各类思想流派的立足点。

6、-----------------------------------------------

7、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到西伯利亚。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的沮丧和悲观成分加重,从而使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

8、每周荐书第58期 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

9、本书是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与作品的一部系列专著的第一卷。根据目前的计划,这部专著由四卷组成至二○○二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全部完成,作者一共写了五卷,它们分别是:第一卷,《反叛的种子,1821—1849》(1976);第二卷,《受难的年代,1850—1859》(1983);第三卷,《自由的苏醒,1860—1865》(1986);第四卷,《非凡的年代,1865—1871》(1995)和第五卷,《先知的衣钵,1871—1881》(2002)。(本书脚注除注明外均为译注),按照年代顺序,每卷涉及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整部专著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提纲,在其他工作允许的情况下,我希望能在合理的时间之内陆续出版其余各卷。

10、每周荐书第12期莫里斯•布朗肖《无尽的谈话》

11、止庵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穷人》时,只是一个记录者,但从《双重人格》开始,他不满足于只从表面写人。从西伯利亚回来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几部作品仍然在写“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这样一种人,写的还是比较表面的人物。直到《地下室手记》,才开始呈现出和以往的作品完全不一样的面貌,“这本书跟他前面的作品完全不一样,而且启示了他后面的作品。很多文学都是从这本书来的,他把一个人作为人的性格,无穷尽地往下挖掘,一个人既是这样又是那样,不光是意识层面,还有行为层面。”

12、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个人生活的兴趣于是受到严格限制,因此,任何想在后面的篇章中读到一部常规传记的人将会感到非常失望。此类著作已大量存在,而我丝毫无意再为它们增添一部。我简略叙述陀思妥耶夫斯基个人生活的背景事件,但却详细介绍其日常经历中在我看来具有某种重要关联性的一些方面——只是对阐释其作品有帮助的那些方面。因此,我所写的这本书并不是一部传记,或者说,即使它是一部传记,那也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因为我不是从生活写到作品,而是绕道走了另一条路。我的目的在于阐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这一目的决定了我对细节的选择以及我的视角。在我看来似乎一向自相矛盾的是,在偏爱个人轶事和私生活细节的一般传记作品中,被忽略的通常是对于艺术家的人生最重要的那种东西——实际上,被忽略的是他的作品,那才是我们对他感兴趣的唯一原因。这样的叙事也许有助于研究人类的特点,或者有助于研究它所描述的那个时期的社会史,但是,它往往把艺术失落在背景中,充其量也只是将其当作更主要的生活经历的副产品和附属物。我采取了与此截然不同的做法,使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一个附属于他的艺术思考及其成果的人——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将使任何具有创造性的个人的人生更准确地对应其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实际地位。

13、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

14、每周荐书第14期 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向》

15、每周荐书第29期 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

16、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记已经非常多,约瑟夫·弗兰克无意再重复。戴大洪介绍,约瑟夫·弗兰克的目的在于阐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他只关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中对阐释其作品有帮助的那些方面。因此,这部传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记,它应该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及其艺术的一次总结。他对很多权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者的定论提出质疑,并且进行了自己的阐述。

17、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2月9日他的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弥留前妻子为他朗诵圣经。葬于圣彼得堡。

18、本书是约瑟夫·弗兰克所著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的第一卷。在这部广受赞誉的传记中,弗兰克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也许是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小说家——的人生和创作进行了重要的重新诠释。第一卷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年生活写起——从他在莫斯科的童年,到他的父亲之死,一直写到他因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激进团体而被流放西伯利亚。本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穷人》、《双重人格》和《涅托奇卡·涅兹万诺娃》——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因为它们反映了他早年所受的某些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而且显示了将会继续在他那些最伟大的作品中出现的重要主题的发展演变。本书曾获一九七七年美国大学优秀学生联谊会“克里斯蒂安·高斯奖”;一九七七年美国现代语言协会“詹姆斯·拉塞尔·洛厄尔奖”;一九七七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当代思想类作品”提名。

19、每周荐书第11期德布雷《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

20、每周荐书第49期谢默斯·希尼《希尼三十年文选》

21、整个写作计划大约萌生于二十年前我应普林斯顿大学克里斯蒂安•高斯研究生院的邀请前去举办系列讲座时。研究生院当时由E.B.O.博格霍夫主持,我们很快成为好友,他罕见地兼具绅士的魅力和学者的严谨,至今仍然让熟悉他的人记忆犹新。那时我对流行的存在主义文学——它在二战结束之后不久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很感兴趣,因此选择“现代文学中的存在主义主题”作为我的讲座题目。为了提供一些历史背景,我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当作人们在法国存在主义作品中所发现的氛围和主题的先例着手进行分析。我对这部作品的阐释源于列夫•舍斯托夫和尼古拉•别尔嘉耶夫,我强调了地下室人的非理性和不道德,因为他不顾自然法则可悲并且挑衅性地坚持他的个人自由,无论自己和他人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22、比如他的头号作家迷弟毛姆,就这么评价过陀思妥耶夫斯基这部未完成的遗作《卡拉马佐夫兄弟》:

23、每周荐书第70期 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

24、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40年代结识了涅克拉索夫,1845年,在涅克拉索夫的鼓励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1846年1月《穷人》连载于期刊《彼得堡文集》上,广获好评。《穷人》的单行本在一年后正式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24岁时成为了文学界的名人。但是不久之后由于文学上的分歧,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决裂。

25、这样的心态,就好像毛姆在《作家笔记》里形容的,一个人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张脸时的心路历程:

26、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快地处死,竭力要放他们活得长久。(鲁迅评)

27、第三位是“法外狂徒张三”的人间推手、警惕自己不要被荣誉冲昏头脑的刑法老师罗翔,向网友推荐名著《罪与罚》时,他是这么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28、按照纳博科夫的说法——“俄罗斯的命运之神似乎选定了他(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俄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但他却走错了方向,写起了小说。”

29、每周荐书第68期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30、为了躲避债主,他被迫到欧洲避债。出版商答应给他预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内写一部长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没有时间再写一部,但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同年,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于1867年出版。

31、人,人的内心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兴趣的绝对对象,一个人的内心决定了他会踏上的命运。

32、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21年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平民医生的家庭。

33、每周荐书第48期卢契亚诺•贝里奥《记忆未来》

34、每周荐书第72期 罗伯特·弗罗斯特《罗伯特·弗罗斯特校园谈话录》 

35、每周荐书第65期 理查德·布劳提根《在美国钓鳟鱼》

36、最后,毛姆放弃了所有的抵抗,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墓地前,又一次目睹了作家的脸,面对这尊半身雕像,他写到:

37、正如大作家博尔赫斯在给西班牙语版《群魔》写序时说的:

38、每周荐书第31期 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39、第一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他选择了《卡拉马佐夫兄弟》:

40、不光自己说,纳博科夫还拉上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俄国作家伊凡·蒲宁,一起吐槽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蒲宁说过:“(陀)张口闭口都是耶稣。”

41、他的父亲虽然有贵族称号,但并不是富翁。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小呆在父亲工作的玛丽娅贫民医院中,跟父亲住在一起。下层劳动人民贫苦的生活从小便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42、                       

43、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因涉嫌政治谋反遭到逮捕前,已经凭借小说《穷人》而声名鹊起,《穷人》被认为是俄国文学的希望。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按照《穷人》的文学方向继续创作,在第二部《双重人格》后,他遭受了屠格涅夫等“别林斯基身边的文学贵族”的讽刺挖苦,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及其小组决裂了。

44、每周荐书第21期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你说“喂”之前》

45、特殊之处在于什么?止庵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处理苦难时,不是人世间的记录者,而是人世间的挖掘者,比我们记录的要深得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具有特殊的深度与广度。

46、如今,这座公寓被称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纪念博物馆”,是他诞辰150周年之际(1971年11月12日)对外开放的。

47、把所有的不幸放一个人身上,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48、《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的苏醒(1860-1865)》,

49、第二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你们的邻家顽童与表情包常驻嘉宾爱因斯坦,也在41岁生日以后,写了两封信,给他的老朋友赞格尔,以及同样是物理学家的埃伦费斯特疯狂安利《卡拉马佐夫兄弟》……两封信里,爱因斯坦都用了同一句话:

50、像毛姆这样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痴迷的读者,一定很羡慕那些暂时没有读过的人,因为还有一整个神秘、汹涌、未知世界等待他们去发现。

51、这不仅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理念,也是他创作的艺术原则。

52、每周荐书第52期乔治·佩雷克《人生拼图版》

53、 购买(译文有声会员卡)即可解锁全场上百部有声书和相关名著解读有声栏目。

54、每周荐书第62期 斯图尔特·肯德尔《巴塔耶》

55、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2) 

56、在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期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习他于之不屑的数学。与此同时,他还涉猎了莎士比亚、帕斯卡尔、维克多·雨果等人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上涉猎颇广的他考试成绩优秀,于1841接受委任。同年完成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席勒影响的两部浪漫主义剧作,《玛丽·斯图亚特》、《鲍里斯·戈东诺夫》,但均失散。

57、|《穷人》1846|《被侮辱和被损害的》1861|《死屋手记》1862|《罪与罚》1866|《白痴》1869|《群魔》1872|《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

58、FarewelltoCambridge—ARecitationofFamousPoetryandProse

59、这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中,人物鲜活,情节繁复,故事好看,每本都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比如评论家们曾试图从各个方面来分析《卡拉马佐夫兄弟》,说它讲的是小人物父子与手足的故事,探索人心的奥秘,追问上帝是否存在,讲述理智和情欲的挣扎,探讨什么是邪恶……

60、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

61、“所有时代的大众都满意地生活着,与生俱来的温和让他们满足于现有的一切……这些大众既不会有所发现,也不会作奸犯科;其他人则思考和受苦,寻找和发现,斗争和犯错——其他人永远与他们格格不入,永远鄙视他们,同时永远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更惬意而劳作着。”美国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约瑟夫·弗兰克(JosephFrank,1918-2013)在其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与他的时代》中,对陀氏作品中的人物如此评述道。

62、多年来给予我极大帮助的另外几个人是艾伦•泰特、弗朗西斯•弗格森和哈里•莱文,我从身心两个方面向他们三人表示感谢,我总是可以信赖他们的友谊。约翰•麦考密克、莱昂内尔•埃布尔、拉尔夫•曼海姆、查尔斯•福斯特、杰克逊•马修斯、西奥多•韦斯、尤金•古德哈特和戴维•戈尔茨坦是另外几位与本书的写作有关的朋友,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鼓励、支持和想法。每次我去法国时,巴黎的乔治•安布罗西诺先生和夫人总是询问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进展情况,安布罗西诺夫人还把初稿中的几章译成法文;这一部分内容在《评论》杂志上发表就是他们努力的结果。我非常感谢他们主动提供的如此热心的帮助,我还珍惜对他们周围的那个小圈子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情景的回忆,他们每星期六晚上讨论一个哲学话题。皮埃尔•安德莱是我的另一位法国朋友,他好心地为《社会契约》翻译与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有关的文章和评论,而且对其中的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63、我的打字员海伦•赖特夫人耐心地改正了我的所有错别字,同时让我欣慰的是,她觉得书稿内容非常有趣。盖洛德•布赖诺尔弗森承担了编制索引的吃力工作,不仅减轻了我的负担,而且纠正了许多正文中的错误。本卷的书名是我的长女克劳丁在从马尔韦利亚驱车前往桑坦德的漫长旅途中想出来的。我的岳母波莱特•斯特劳斯夫人急不可耐地得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帮助校对的机会。在为出版社出版本书做准备的错综复杂的过程中,我的编辑波莉•汉福德始终是一位耐心而老练的向导。

64、每周荐书第41期莫里斯·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

6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

66、2019年乌镇戏剧节《卡拉马佐夫兄弟》剧照

67、戴大洪介绍,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困难的时期,正是《俄国导报》的主编卡特科夫——举报《时代》杂志关于波兰文章的人——在给予他经济上的支持,每当陀思妥耶夫斯基想预支稿费,卡特科夫就会立刻给他钱。

68、在对基督教永恒困境的庄严呈现上,没有哪个现代作家能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媲美——他一边通过伊万·卡拉马佐夫对上帝所谓的善进行了猛烈抨击,一边又试图用宗教大法官的传说和佐西马神父的布道对此做出反对。这些描绘让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希腊和伊丽莎白时代的悲剧为伴,跻身但丁、弥尔顿和莎士比亚的行列,而非与很少敢于进入如此崇高领域的小说家同行为伍。他的每一个核心人物都被放在受到西方文学中某些最伟大作品影响的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尺度上详加描绘,他本人的小说现在也在那类作品中占据了无可争议的位置。

69、183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妈妈死于肺结核,他和他弟弟被送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183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莫斯科当医生的父亲去世,死因不明。有人说是因为他醉后对农奴发脾气,农奴被激怒将他制服,灌入伏特加直至他溺死。也有人认为是自然死亡,而临近的地主为了把土地轻易拿到手而编了这个故事。

70、每周荐书第28期 迪迪埃·埃里蓬《米歇尔•福柯传》

71、我的具有法国血统的数学家妻子在本书逐步成形的过程中认真审阅了每一页草稿,这使我对概念的严谨以及表述的清晰和恰当始终坚持最高的标准。无论本书可能达到什么水平,她付出了与我同样的劳动;即使是在本书第一卷出版之后,她对我所从事的工作价值的信心仍然是这一计划进行下去的真正原因。

72、每周荐书第71期 库尔特·冯内古特《欢迎来到猴子馆》 

  发布日期:2023-09-19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