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123句精选好句)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

1、诸葛亮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关羽第一次听了就疑问很大:到底有没有管仲之才?会不会和管仲一样的品行?春秋的作者是孔子,他对管仲的品行是有评论的:世间不乏管仲之才者,而少鲍叔牙这样荐人之人。因此,关羽一直就是冷眼观诸葛。

2、孙权行动了,吕蒙白衣入荆州,袭取了荆州。试想,如果此前诸葛亮派赵云来守荆州,十个吕蒙来也是白给。

3、比如,你在权衡两份工作的时候,是更希望每个月都得500元进小公司,还是希望进大公司锻炼深造。

4、后来离开了曹操,按理说关羽就应该避免再提这个“汉寿亭侯”,以免刺激大哥刘备。因为在刘备眼里,这就是曹操封的。可是,关羽依然高调自称“汉寿亭侯”,大旗上绣着“汉寿亭侯关”。在他看来这是荣誉,可是大哥眼里这是曹操给的糖块。华容道关羽私放曹操后,其实刘备心中就有点凉了,看来这个老弟有点靠不住啊。

5、在章太炎论述中的另外一个人物李严,话说刘备在永安托孤时,身边仅有两个大臣,他将政务交给诸葛亮管理,将军队交给了李严,后来李严在诸葛亮的弹劾下,被刘禅废为庶人,那么他是自己作死还是被诸葛亮所排挤的呢?

6、至于整个襄樊之战中,刘备没有救援关羽是有原因的,原因主要就是:信息滞后,来不及救援。

7、或许《三国演义》中写得已经足够美好了,现实中的三国可能更加人心险恶,刘备和诸葛亮通过借东吴这把刀除掉关羽的计划,从各方面来说都能够说得通,史学界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这一看法。

8、那么一旦自己成功地成了皇帝,立马赫赫战功的关羽、张飞等人该怎么封赏?异姓王作乱之事在汉代并不少见,所以刘备担心关羽、张飞以后功高震主引发国乱,不如趁早将他们除掉。刘备自认为实力已经足够,有没有这一两员虎将对自身实力也造不成多大影响,为了减少将来的麻烦而选择在现在除掉关羽,似乎也说得通。

9、当时,历史学界对于三国的研究颇多,章太炎也顺势出版了一本名为《訄书》的论著。这本书原本平平无奇,其中的论点大多也是公认正确的老生常谈;然当大家翻到其中的《正葛》时,大吃一惊。

10、按理来说,二人同属刘备“集团”,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当不会有什么分歧与摩擦,但近年来史学界兴起一股“三国阴谋论”,认为关羽之死乃是诸葛亮所为,背后甚至有刘备的影子!

11、后来,章太炎重新梳理古书,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也终于认识到自己观点的不足之处。因而,他后来将《正葛》进行大量的修改,并更名为《思葛》。"思",想也,想则辨,辨则明,明后而能改,是为善莫大焉。

12、所以,在《訄书》当中随处可见这种“借古喻今”的色彩,《正葛》也不例外。

13、其实刘备想要借刀杀人可能还有这么一个原因,我们都知道关羽被人们传颂了几千年,就是因为他的忠贞勇猛,可是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并不是这么样,关羽算是在蜀汉既有勇又有谋的一个人,要说蜀汉谁的威胁最大,绝对不是智慧过人的诸葛亮,更不是武艺超强的张飞,而是才智双全的关羽,自己的儿子刘禅是什么样刘备太清楚不过,所以他想要关羽死可能还有这么一个原因。

14、诸葛亮志存高远,胸怀大志。他曾对好友说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他的眼中。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东吴重臣张昭想推荐他侍奉吴主,诸葛亮婉拒。诸葛亮在蜀汉其地位和权力是逐步上升和提高的。其实,刘备对诸葛亮亦并非一开始就推心置腹,君臣犹如鱼水。在刘备称帝前后,关羽、张飞的地位均高于诸葛亮,其他如赵云、庞统、法正、黄忠、马超等人的地位亦不低于诸葛亮,正如后人所指出的: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比之于诸葛亮显然要更进一层。这对于一心欲谋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来说,这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是他仕途上的严重障碍。(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

15、可是最后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结果就是,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华容道曹操之手,刘备和诸葛亮为何不施以援手,发兵来助关羽打曹操呢?小编分析也是几点原因:

16、或许是关云长的一生太过传奇,人们对他的热议从未停止,他生平的事迹为人称道,而他的死亡,千百来年,也一直众说纷纭,其中最受争议的说法,就是诸葛亮借刀杀关羽,由于关羽与诸葛亮诸多政见不和,加上关羽威胁到了其在刘备心里的地位,所以借吴魏之手除去了他。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17、然而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在章太炎笔下,诸葛亮竟成为借孙吴之手除掉关羽的背后主谋!

18、最不可能内部造反的大叔糜芳投降了,最亲的“侄子”刘封也免于灭顶之灾。

19、建安二十四年(217年)春,孙权与吕蒙商议,准备伺机收回荆州,于是积极备战。孙权又命都尉徐详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新结为姻亲。

20、他的根据是:诸葛亮能掐会算,既然能算出捉放曹,为什么算不出走麦城,既然能算出走麦城,为什么不采取补救之法,这不是有意害关羽吗?

21、再说了,荆州是刘备的龙兴之地,刘备从公元201年来到荆州,一直就待在荆州,除211年进入益州后,荆州一直就是刘备创业发家的后方基地,刘备政权的中高层官员90%以上来自荆州,荆州在刘备的政权有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还承担了日后隆中对战略的两路出军的策略,荆州绝对是刘备不可能舍弃的地方。

22、首先,关羽率荆州精锐围攻襄阳的做法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的“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相背,诸葛亮足智多谋,必然能够看出关羽此举颇为凶险,为什么不出言提醒呢!

23、关羽为什么私放曹操?有意气的成分,可是还有更深的考虑:假如刘备杀了曹操,那么刘备很可能就会是下一个曹操。

2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主要是为了刘备势力“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霸业梦想。当时曹孙刘虽然是三方不同势力,其实真正实力雄厚的只有曹孙两家,刘备军队根本不足以和其中任何一方势力敌对,只能联合其中一方势力来给自己以后发展壮大留足够准备时间。

25、关羽出兵取樊城,随后水淹三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天下。曹操是吓坏了,甚至准备迁都。可是司马懿看得清楚,他知道在魏蜀吴三家都不希望关羽走得太远的情况下,他一定走不远。

26、在当时看来,这笔投资并不合算,关羽虽然帮他杀了颜良、文丑两位大将,但后来关羽去寻找大哥刘备,过五关,斩了曹操六员大将。

27、最关键地是,重新投入到刘备的怀抱,成为自己称霸路上的劲敌。

28、说到关羽,作为忠义的代表可以说是辉煌了一生,但是死亡却是特别憋屈,关羽的死亡其实和诸葛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背后发生着种种难以置信的事情。

29、所以关羽的存在必然会成为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最大障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他彻底消失,因此诸葛亮在关羽大意出兵时,没有及时劝诫!

30、当时的关羽可以说是大杀四方,带领军队势如破竹。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可谓是连连制胜敌人,让敌人们闻风丧胆。关羽立下了显赫的战功,先是射伤了庞德这个大将,再是水淹七军,活捉的庞德。魏国的很多百姓听说了关羽的名声,都纷纷的投奔关羽,关羽的实力一下子大增,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就连曹操都是非常的惊讶和畏惧。关羽的名声已经在中原打开了。 

31、而后孙刘联合之后虽说将荆州借给刘备暂住,但是终究不是自己的,对于这种情况诸葛亮是非常清楚的,同时拥有精益两州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点是不能对刘备明说的,而东吴方面要是一直拖,那后续就很难联合了。

32、彼时的刘皇叔,仅仅占据了新野一地,麾下部众不过寥寥,与曹操、孙权相比更是难望相背。

33、而章太炎能够从纷繁浩杂的史料中,解读出诸葛亮背后的法家思想,已然是富有新意的卓见。

34、孙权也不是傻,他也知道关羽不好对付,所以回信给曹操,建议还是曹操去打荆州。虽然曹操和孙权都不打,但是暗中都在做准备。

35、赤壁之战,诸葛亮成功的奠定了在蜀汉中的地位,使关羽、张飞等人再也不敢小瞧,但此战关羽手无寸功还华容道放走了曹操。对此,关羽以其为大忌,并由此为心理基点,对孙刘联盟产生了破坏性作用。

36、抛出这一观点的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章太炎先生。他写了一本书叫《铭书》。名曰“识海之士,与张家同流合污者,亦难念也”。也就是说,连各路学者都发表了意见,太难读了。

37、当时诸葛亮在将荆州交给关羽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不放心的,曾问他要是曹操和孙权分别来犯,应该怎么办,关羽直接回答“分兵拒之”。果不其然,关云长水淹七军之后,中了东吴的骄兵之计。

38、章太炎为何会敢为天下先,特立独行地提出一个与众人对立的观点呢?

39、虽然《三国演义》一再强调“成败化为乌有”,但结果却是三国热点非但没有空洞,反而延续了千年,关羽之死至今仍争论不休。于是突然出现了一个震惊众人眼球的观点:关羽被诸葛亮杀死了!

40、可是刘备和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这对于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来说,完全不是他的风格,与他的谋略实力相差很远。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会恶意的揣测,是不是刘备和诸葛亮打算放弃荆州?竟然放弃荆州,也可以不放弃关羽啊,连关羽都不管,难道是连关羽也放弃了?

41、那为什么刘备这时要同意关羽去攻打樊城呢?没兵,不是应该紧守地盘,严防曹魏和东吴的偷袭吗?而不应该是举动挑衅,以荆州的3万人马去挑战曹魏和东吴。

42、其二:协助刘备实现“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霸业梦。

43、他明确地说“吾言变革,布新法,皆为后王立制”,也就是要为新政权制定治国方略。而《訄书》中《正葛》一章,充满的皆是借古讽今之事,也就是为巩固政权的探索。

44、“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相比于善出计策的“凤雏”庞统,“卧龙”诸葛亮可谓治国理政的能才。

45、从害关羽这事产生的后果来看,刘备也不可能害关羽。

46、让关羽进西川吧,那今后一定闹翻,关羽恐怕就是荀彧的下场,自己则落下过河拆桥的恶名;让关羽继续镇守荆州吧,保不定什么时候就投降了曹操。怎么办呢?

47、再加上关羽的影响和《三国演义》的推波助澜,关羽之死成为了历史上的热门话题。

48、荀彧是最早跟随曹操的谋士,在曹操谋士中排名仅次于郭嘉。

49、217年,鲁肃病逝,吕蒙接任鲁肃镇守陆口,鲁肃所统带的人马全部交由吕蒙。自此开始,吕蒙就在设计夺取荆州的问题,这也是孙权一直在琢磨的问题。

50、正是由于刘备集团低估了孙权投降的可能性,所以刘备才放心大胆地自封什么“汉中王”,搞得一班属下围着他忙活了起来,从而忽视了荆州方面的“险情”。总体来讲,诸葛亮虽然对关羽之死负有一定的间接责任,但他却不可能借刀杀关羽。

51、何为“法家”?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52、对于刘封被杀确实也是事实,但当时刘备在世,若不是诸葛亮有充分的理由说服刘备,刘备是不可能轻易杀掉自己的养子的。

53、此战,曹操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虽然刘备占据了汉中,但也称不上是重大的胜利。

54、从“威震华夏”到兵败被杀,不过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一切好似“梦幻泡影”一般,亘古一人,忠义无双的关羽竟然如此丧命,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深究起来,这其中疑点重重,不由得让人心生疑惑!

55、这时候不仅刘备,孙权也很头疼,因为关羽占据荆州,随时可以顺流而下,攻打吴国。

56、其次,诸葛亮之所以留关羽看守荆州,是因为足够信任关羽。历史上的关羽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莽夫,而是具有谋略的将军。诸葛亮认为荆州没有威胁,在刘备遭遇危难的时候,才带着兵马离开了荆州。关羽才会独自驻守荆州,可惜的是关羽被吕蒙的计策所迷惑,最终大意失荆州,更是被孙权处死。

57、他对曹操忠心耿耿,立下许多功劳,曹操对他非常尊重。荀彧“四世三公”,在社会的地位其实远远高于曹操这个宦官养子家庭的出身。

58、付出的,终有回报,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某一件事情上。趁年轻,多点努力,未来你会感谢今天的自己。

59、第关羽一向与糜芳、傅士仁不和睦,刘备没有精力派遣大队人马驰援关羽,起码派赵云等大将去坐镇南郡,协助关羽也未尝不可。

60、华容道上,坐等他的是大将关羽,此时的曹操众将早已精疲力尽,身上多处受创,看着关公手持发着寒光的青龙偃月刀,胯下骑着赤兔马,像一尊天神般伫立在那里,心中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61、真实的瞎子阿炳:因风流失明,因烟瘾破产,走投无路后上吊自尽

62、关羽和张飞之死,是罗贯中的构思奇妙之笔,这么猛的大将,只有死在他们自己的性格缺陷之中,没有孔明半毛钱的关系。蜀国的灭亡,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德小难负尊贵。

63、襄樊之战,不失为诸葛亮除掉关羽的一个好机会。关羽贸然发动襄樊战役,诸葛亮在这样的大好机会来临之时,作为“军师”他没有随时将荆州的“险情”提醒刘备,致使刘备只作壁上观,对兵败临沮的关羽不以一卒相救。所以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而是诸葛亮。诸葛亮为何要害死关羽诸葛亮为什么不救关羽

64、首先,我觉得关羽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差,是不可能的。虽然诸葛亮比关羽、张飞更晚来到刘备的身边,但是诸葛亮是有真才实学的,关羽即便一开始看不惯诸葛亮,在后来的共同打江山的时候,就已经对诸葛亮足够信任了。而诸葛亮是一个忠诚的人,他不会搞小动作,也不会故意分裂蜀汉臣子。

65、在《三国演义》之中,这一人物被罗贯中塑造成一位忠君爱国、才略超人之士,身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

66、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章太炎看来,诸葛亮为了能使蜀汉集团在刘备去世后仍然上下一心,政令通畅,不惜背后促使孙权偷袭荆州,并且在关羽兵败之后不派兵相助,从而除掉了这位功高而无罪的“虎臣”。

67、而且当时刘备和曹操打得不可开交,刘备需要一个能够随时牺牲自己和曹操负隅顽抗的人。明知道会很危险,刘备依然选择了关羽。可能就是因为关羽在刘备心中没那么重要,认为关羽丧失了利用价值。所以就把他推上了前线。

68、还有人从纯军事角度分析,关羽死于内忧外患,就像楚霸王项羽面临“四面楚歌”。

69、关羽服刘备,主要服其兴复汉室的大义大志,以及对兄弟的关爱恩情。也就是说服的是刘备的人品,是刘备的徳(如名字的玄德),不是刘备的条件和才能。虽诸葛亮有才,但关羽不服才,只服德。关羽认为诸葛亮的徳不足以令其信服,甚至乎认为诸葛亮无徳。至少在对待他自己的那件事情上的处理方法让关羽接受不了,也担心诸葛亮不忠致命影响蜀汉大业。

70、刘备汉中称王,已经超越了关羽坚守的底线,刘备已经成为背叛朝廷的汉贼,与曹操无这恐怕是关羽不能容忍的。兄弟情义再重,在忠君面前都微不足道。

71、在《正葛》一文中,章太炎将诸葛亮暗害关羽一事比作“萧何之戮韩信”,其目的是为了在刘备死后能够继续维持统治集团的内部稳定。

72、《管子·国蓄》有言:“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政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73、按理说,给出这样的结论,似乎这本书注定要失败!但事实却是相反的,因为书中有一篇叫葛铮的文章,主要是评论诸葛亮,抛出了“王炸”,给出了三条证据,论证关羽是被孙权杀死的,也分析出是有道理的。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观点。

74、以诸葛亮的智慧,自然是能够想到这些的,所以尽管他安排了赵云、张飞先后埋伏堵截,但并没有全力追击曹操,而是将其逼到了华容道上,由关羽来执行放人这一道程序。

75、其言之意,便是宣扬国家高度集权的优势,而痛陈多人干预政治的弊病。

76、所以,你看到的未必都是真相,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77、比如有人从关羽的性格入手,得出这是“性格决定人生”的结论。是谁让关羽如此嚣张?所以“大意失荆州”才有了惨痛的教训,所以兄弟们,低调做人就圆满了。

78、诸葛亮对关羽并无“陷害”之罪,但却有“放纵”之过。由于诸葛亮从不指出关羽的缺点,致使关羽骄横自大,结果上了吴人的当而丢掉了性命。

79、其诸葛亮出山之时就定下“联吴抗曹”的战略,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但镇守在荆州的关羽却成了此战略实施的最大障碍,荆州地处战略要冲,与孙吴一江之隔,关羽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蜀吴二国的“外交关系”,然而关羽为人骄横,自视甚高,看不起孙权,孙权为了巩固联盟,不惜自降身份,为其子向关羽之女求婚,不料关羽不仅严词拒绝,还不屑地撂下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这句话彻底的得罪了孙权!

80、西蜀的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关羽为人重情重义,义字当先,直至今天我们供奉的武财神就是关羽,身为“夜读春秋第一人”的关羽,对兵法颇有研究,对布局摆阵也是信手拈来,掌中的青龙偃月刀也是被关云长用的虎虎生风,两军阵前骁勇善战,是一员猛将。

81、如果丢了荆州,后果不堪设想,甚至是对蜀国的致命打击。

82、《隆中对》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后为他复兴汉室定下了根本大计,三分天下便是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而刘备向东吴集团借荆州,也是诸葛亮《隆中对》中的一部分计策。

83、诸葛亮与刘备,情意如同兄弟,诸葛亮与关羽,亦当如同兄弟。诸葛亮敬关羽英雄,关羽生性傲慢,平生却最服孔明,惺惺相惜呢。

84、要说章太炎的猜测也不是不无道理,古代历来都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故事。往往这些为建功立业打下江山的贤臣、武将都明事理地主动选择隐退,不然由于“功高震主”的下场都不如人意。

85、其实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关羽死了,这三方大家都放心了。

86、关羽生前的一个标志性动作就是手捧春秋,长年累月,夜读不倦。熟读春秋的关羽,最知道臣子如何乱国。同理,他自己熟读春秋,就是要知道如何不乱国,知道如何辅国。因此,他极其注重个人品行。

87、先从诸葛亮的能力说起。也就是说诸葛亮足智多谋,高瞻远瞩,目光锐利。按理说,他应该对当时的危机有深刻的认识。但是为什么关羽战败的时候,你没有提,也没有看到诸葛亮做什么救援?

88、直到刘备收了西川不敢称帝,自封为汉中王,接着为了照顾到关羽的心情,还特地封了他上将之首,然而关羽并不接受,在他眼里,大哥刘备的这种行为就是僭越。而此时关羽守着军事要地荆州,这也让他成了魏蜀吴三家老大的眼中钉肉中刺。紧接着就是让关云长兵败身死的战役。此战开始,关羽节节胜利,一路过关斩将。直到徐晃,吴家吕蒙出战,关羽大意失荆州。

89、虽说失去了荆州又死了关羽,但是为后续蜀汉南征和北伐保证了周边环境的安全,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南征北战的时候还和东吴因为荆州的问题而不死不休,这种情况下什么都是很难开展的。

90、刘备占据的荆州地区其实是向东吴借的,但是后来刘备有了基业也一直迟迟没有把荆州还给东吴,这才有了那一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歇后语。荆州作为刘备集团的重要资产,刘备一直将其交与好兄弟关羽管辖。

91、曹操说,今天我兵败势危,到此已无路,希望将军念及昔日之情,网开一面。

92、首先,选择关羽镇守荆州,是刘备通盘考虑的结果,而关羽也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

93、但刘备还是兴奋异常,大大地庆祝了一下,就在汉中,迫不及待地自立为汉中王。

94、然而正当关羽走上“人生巅峰”之时,之前一直曲意逢迎的孙权行动了,东吴小将陆逊“白衣渡江”,从背后突袭关羽,断其后路,而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难以继续北上,北上无门,后路被堵,关羽只得“败走麦城”,并向镇守在上庸的刘封与孟达求救,但二人拒不出兵,无奈之下关羽只得冒险突围,不料失手被擒,与其子关平卒于临沮。

95、有一点很很能证明这个观点,那就是关羽被曹操俘获后,曹操封他为“汉寿亭侯”。

96、可是到后来曹操封魏王加九锡,荀彧发现他有篡夺汉朝的野心。于是站出来反对曹操,结果曹操大怒,赐了一杯毒药给荀彧。

97、因此,我们能够看到,诸葛亮在刘备集团当中大力推行赏罚分明的政策,更是对不服政令之人痛下杀手,不论位高权重,或是劳苦功高。

98、关羽此人,从《三国演义》一开始的介绍中就可以看出人品和性格,喜欢读《春秋》,讲大义。

99、而此时的刘备,才刚刚有了自己的地盘,立足未稳,还属于一个刚有收益的中小公司,实力远不能和曹军相抗衡。

100、在进行解释之前,我们首先有必要对关羽进行历史还原,此话怎讲?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对关羽认知,都来源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而《三国演义》小说根据情节需要会对历史人物进行大量艺术创作,甚至是艺术改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真实历史上的“温酒斩华雄”的不是关羽,而是东吴孙坚……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要解答“诸葛亮有没有借刀杀关羽”,我们首先要有侧重点的了解真实历史上关羽。

101、我大胆猜测,刘备赢汉中后,世界将占据4分。世界上有许多公务员和军事将领。他已经有了一群值得信赖的下属。只要他能康复几年,他的皇帝生涯就可以期待了。此时,必须确保蜀国完全处于刘备的控制之下。因此,在正式接管中原之前,刘备会将关羽从荆州调离,或派亲信到荆州削弱关羽的势力。

102、那么,为什么放走曹操的人选,必须是关羽呢?

103、诸葛亮想要杀死刘封,也得刘封来动手,所以这也是刘备决策的,如果诸葛亮想要害关羽,那么同样也得刘备来决策,刘备会同意害死关羽吗?

104、3 关羽不听指挥,一意孤行(太简单了,华容道居然能放走曹操。)

105、汉中之战时,孙权也曾经进攻合肥,在曹操背后用兵;襄樊方向,曹仁也与关羽存在摩擦,但都没有大规模地冲突。

106、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对诸葛亮的好感有些动摇。那么,章太炎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呢?

107、我们读三国,就是希望能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从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这件事上,有三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08、而且,关羽放走了曹操,曹操势必对刘备这一方心存感激,这相当于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109、关羽是一个重情义高过生命的人,他听了曹操的几句煽情的话,于是乎心就软了下来,竟不顾在诸葛亮面前立下的军令状把曹操放走了。

110、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是他的荣誉勋章,但是刘备眼里,这是曹操给的一块儿糖。

111、其五:卖关羽和刘备一个人情,同时也让刘备更加信任。

112、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在徐州被高舜打败。两年后,曹操亲自攻击刘备。刘备又败了,关羽投降了。在官史上,据说曹公的鸟羽已经回来了。说明关羽被俘后投降。然而,有一个问题。如果他被俘,他必须投降。他是否会保护他的嫂子在官方历史上没有记载。如果你被俘,你可以拒绝投降。

113、在卧龙、凤雏二人的辅佐之下,刘备一度占据了川渝、荆襄之地,汉中之战大败曹操,荆州也在关羽的统率下,北上进攻中原,形势大好。

114、然而清末的史学家章太炎却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令人咋舌的观点,在他的研究中,他认为诸葛亮并非善人。

115、而刘备、曹操、孙权其实都怀有同样的期望:关羽千万别取胜。

116、第1个原因就是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善于谋略的人。他非常的有智慧,可以说提前就把战局摸的透彻,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当时他也能够看到关羽所面临的危机,但是明明知道关羽身陷危机当中却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主要是因为当时他有别的考虑。章太炎认为诸葛亮之所以会这样做,主要是忌惮关于当时的地位。他认为关羽在将来一定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影响到他在朝中的地位,所以就想趁这个机会来除掉关羽。

117、章太炎这样的论点不无道理,身为一个帝国的实际管理者,他的确需要考虑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并为此做出一些腌臜之事,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中也并不少见。唐太宗兄弟阋墙,武则天同室操戈等等,都是前车之鉴。不过,诸葛亮真的有如此心狠手辣的一面吗?

118、更为重要的是,“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壮缪侯”这一谥号是说关羽“名不符实”,这可不是什么好谥号!

119、关羽发动战役,根本就不需要先请示刘备,而是可以随时发兵,随后再通知刘备备案即可。刘备和诸葛亮沉浸在汉中战役的胜利喜悦之中,军队也急需休整,他们根本就没料到关羽会如此脆败。

120、关羽的不足为虑,一方面是我们已经分析过了的他这个人本身的问题,武功没有到无人能敌的境界,人际关系也处理的很糟糕,诸葛亮要是真的想除去他,派人暗杀成功几率都很大了,何必饶一大圈子?另外一方面,那就是,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感动的稀里哗啦,然而事实上,三人的关系,连正史《三国志》都仅言三人恩若兄弟,如此一来,关羽威胁到了诸葛亮在刘备心里的地位一说,根本立足不了。最后一方面,正史里的诸葛亮,虽然说也有不喜欢的人,比如面对看不顺眼的彭羕,会直接叫刘备杀了他,但是总得来说,他是一个识大体的人,关羽是一个将军,他敬职敬业,保家卫国,哪怕对诸葛亮本人不那么尊敬,诸葛亮也不会放在心上,从大局出发,他的眼里是能揉的进沙子的。

121、关羽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刘备徐州兵败曹操之后,兄弟失散,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家眷,且战且退,终被曹操所擒,关羽假意归顺,曹操也许以关羽高官厚禄,甚至把关羽封为“寿亭侯”,后来关羽在曹营中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千里走单骑,寻兄送嫂,可见其的忠心。

122、其关羽之死可以一石二鸟,扫平日后的第二个祸患——刘封。刘封平素与诸葛亮不合,二人的观点常有相左之时。而且,刘封身负战功,性格骄纵,倘若刘备身遭不测,他必然兴风作浪。所以,为防止养虎为患,诸葛亮借用关羽的死问罪于他,解决刘备去世后的隐患。

  发布日期:2023-09-16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