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44句精选好句)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试译:孔子说:“蛮夷边鄙之地有君王,不如中原华夏之地没君王。”

3、(⑴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4、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人不知而不愠(        )(        )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6、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7、(译文)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8、(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9、试译: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着力使人走人道,敬拜鬼神但保持距离、离远点,可以叫做智慧。”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先下功夫再谈收获,才可以叫做仁。”

1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1、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试译:孟懿子问怎么行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在车上告诉樊迟说:“孟孙问我怎么行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如礼服侍;父母过世,如礼安葬,如礼祭祀。”

13、译文孔子说: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4、试译: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哪个更强?”子贡说:“赐哪里敢比颜回?颜回听到一件事,就想到相关的十件;赐听说一件,只能联想到两件。”孔子说:“比不上啊,我和你都比不上啊。”

1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6、今天就先分享到这了,一个真正好的老师,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识点,而是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您在孩子教育和学习方面遇到了困难,期末想让孩子冲更高分,可以与我沟通,我将为您答疑解惑!

17、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而可以终生奉行的呢?”

18、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9、试译:孔子赞叹宓子贱:“真是君子啊这个人!假如说鲁国无君子,这个人哪里学来这么好的品德?”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1、(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22、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23、试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没什么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耳根顺了;七十岁随心所欲,没有不合情合理的。”

24、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

25、6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6、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27、试译:孔子说:“多给我几年时间,最终能体会《易经》的真髓,就可以不犯大的过失。”

28、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9、1-9曾子曰:“慎终(1)追远民德归厚矣。”

30、文章:主要以诗歌、散文、个人创业故事、社会风向解读等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2、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

33、18子张学干(gān)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34、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35、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36、  早晚以祖宗传下的规矩教导训诫子孙,一定要让他们多读书明白事理,显名称誉于世,光耀祖宗。不得入于流俗,甘愿居于他人之下。 

37、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阳货》)

38、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39、(⑵)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4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1、试译:孔子说:“先看看一个人做什么,再考查他怎么做,然后细细体察他最乐意什么。这样一来,他怎么藏得住呢?他怎么藏得住呢?”

42、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崇拜?”孔子说:“这可能是宽恕!”不要把你不想做的事强加给别人。”

43、?述而第七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发布日期:暂无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