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高中(65句精选好句)

论语十则高中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论语十则高中)。

2、(1)贞:一说是“正”的意思,一说是“大信”的意思。这里选用“正”的说法。

3、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4、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5、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之达德有三:曰知,曰仁,曰勇。

7、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

8、在《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走廊像腰、屋檐像鸟嘴的句子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9、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10、全本《论语》不过一万五千多字,但是最好的基础教育经典教材:它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它是最典雅的汉语;它是很多成语的源头;它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它凝聚起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透过新部编教材对《论语》的重视,可以看出未来高考的趋势。

1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3、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文化之根”为主题,选取了先秦儒、道、墨等各家各派经典论说文。《十章》是其首篇,按照原书篇次,从《学而》《为政》《里仁》《子路》《卫灵公》《季氏》《阳货》等七篇中选了十章,包含孔子独白、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等不同形式。教读《十章》,要充分考虑《论语》整本书的特点,做好章句解读。有了这个基础再向外延伸拓展,或指导学生读整本书以深入探究儒家思想文化,或与各学派作比较以辨析异同,都能相对从容。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5、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16、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17、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18、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19、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2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何有于我哉:“于我何有”的倒装句,对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些呢?

2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3、(4)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            (5)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多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2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

25、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6、仅供参考:这句话极为精炼,但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一件实事未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这真是害人又害己。因此,对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有此类习惯的人,似乎应当揽镜自照,有所警戒了。 (15分)

27、⑰莫:同“暮”。冠者:成年人。沂(yí):河流名。风:作动词用,吹风,乘凉。舞雩(yú):鲁国国君求雨的祭坛。

2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9、《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0、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31、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2、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33、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34、天下不太平,越要改革;天下不太平,就无法改革。

35、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36、A.①其“恕”乎             ②尧舜其犹病诸

37、《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时间飞逝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9、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季氏》)

4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1、第三则: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42、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43、白居易《琵琶行》中“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

44、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5、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7、导读分为文字部分和音频部分,内容互为补充。

48、启发:文章是块土地,学生没有分析理解,就匆匆背诵,就相当于在没有翻地的情况下,就急于播种,结果自然不好。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抛出任务,让学生的“背”成为“记忆+分析+综合”的高级思维活动。

49、C.可以语上也(语言)        D.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

50、苏轼在《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51、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环境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超过15字)。

52、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3、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

54、  齐桓公和公子纠是异母兄弟,两人都是齐襄公的儿子。齐襄公无道,桓公由其师傅鲍叔牙陪同逃往母家莒国,公子纠由其师傅管仲、召忽陪同逃往母家鲁国。齐襄公死后,桓公抢先回到齐国,被立为国君。桓公为保住君位兴兵伐鲁,迫使鲁国杀死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为公子殉身。管仲没有为主子自杀,后来由鲍叔牙推荐,做了齐桓公的国相。

55、屈原在《离骚》中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5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57、(1)不耻下问  (2)当仁不让 (3)杀鸡焉用牛刀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59、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60、《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1、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6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6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4、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

  发布日期:2023-08-12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