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名句100句(88句精选好句)

儒家经典名句100句

1、(在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上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2、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这样做。

3、(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后面。)

4、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

5、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儒家经典名句100句)。

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论语》

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9、王莽云:“盐者,百肴之将。”余则曰:“饭者,百味之本。”《诗》称:“释之溲溲,蒸之浮浮。”是古人亦吃蒸饭。然终嫌米汁不在饭中。善煮饭者,虽煮如蒸,依旧颗粒分明,入口软糯。其诀有四:一要米好,或“香稻”,或“冬霜”,或“晚米”,或“观音籼”,或“桃花籼”,春之极熟,霉天风摊播之,不使惹霉发疹。一要善淘,淘米时不惜工夫,用手揉擦,使水从箩中淋出,竟成清水,无复米色。一要用火先武后文,闷起得宜。一要相米放水,不多不少,燥湿得宜。往往见富贵人家,讲菜不讲饭,逐末忘本,真为可笑。余不喜汤浇饭,恶失饭之本味故也。汤果佳,宁一口吃汤,一口吃饭,分前后食之,方两全其美。不得已,则用茶、用开水淘之,犹不夺饭之正味。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袁枚《随园食单》

10、出自《荀子·大略》。大的事情不能够做到,而小的事情有不屑去做,这边是国家灭亡之路啊。

1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3、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拟把婆心向天奏,九州添设富民侯。——袁枚《咏钱》

14、(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15、(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17、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8、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9、(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1、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2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23、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24、(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2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6、(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2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28、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2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译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30、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31、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区任县令,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江右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3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33、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4、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35、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6、  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孟子》

37、(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38、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好像你我才初次相逢!?

3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0、(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4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论语》

43、(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4、(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45、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4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7、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的,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的,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48、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其一》

49、(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50、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初中必学的诗词名句(篇三)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5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摘《论语》

5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54、(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55、(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56、(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57、(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译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58、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论语》

59、《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60、(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61、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却不可强行的改变对方的志向。

62、(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63、君子容易服侍而很难讨好。不依正当途径去讨好,他不会高兴;但是等到用人时,他会按照才干去任命。小人很难服侍而容易讨好。不依正当途径去讨好,他也会高兴;但是等到用人时,他会全面要求,百般挑剔。

6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6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论语》

6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大学》

67、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然求色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度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甜酸以提醒之。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浓厚者,取精多而糟粕去之谓也,若徒贪肥腻,不如专食猪油矣。清鲜者,真味出而俗尘无之谓也,若徒贪淡薄,则不如饮水矣。——袁枚《随园食单》

68、(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69、(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7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论语》

71、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72、(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7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74、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论语》

75、出自《荀子·劝学》,不身临溪水边,便不会知道大地的深厚。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够懂得是事情的道理。

76、(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7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论语》

7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论语》

7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论语》

80、(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81、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82、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好不要太过考虑身体的健康。美国大法官霍姆斯

8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84、(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孟子离娄上》)

85、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杜甫《琴台》

86、翻译: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8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论语》

  发布日期:2024-01-17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