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礼貌的名言(69句精选好句)

孔子关于礼貌的名言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孔子关于礼貌的名言)。

2、其实,这个例子对于现在老师也是一个警醒,对孩子,老师们应该以鼓励教育为主,而不是批评责骂,因为恶语伤人六月寒,老师随口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

3、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4、(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5、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孔子关于礼貌的名言)。

6、译文: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素有忠义的褒奖。近来却祸事连连,天怒人怨,以往事业如流水消失。

7、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8、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9、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礼貌举止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以太宽也不可以太紧。-﹣佚名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1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15、白话释义: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16、◎礼貌是儿童与青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英)约翰·洛克

1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18、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1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21、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关于礼仪的名言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22、孔子说:“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怎么来做人啊!”

2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4、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2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2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2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8、◎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法)梅里美

29、相传,孔子著作既成,斋戒向北斗星告备,忽然有赤虹自天而下,化成黄玉,刻“孔提命作,应法为赤制”,孔子跪拜接受。

30、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

31、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32、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3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35、孔子十九岁成婚之后,在第二年生了儿子,鲁昭公赐给他一条鲤鱼,孔子为了显耀国君的赏赐,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用志不忘君恩。

36、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37、(《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38、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39、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40、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4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经典礼仪名言警句大全摘抄孔子经典礼仪名言警句:

43、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44、孔子死后,人们每年按时祭祀孔子墓。孔子故居被改作庙宇,保存着孔子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汉高祖刘邦经过曲阜,曾以太牢(猪、羊、牛三牲)祭祀孔子。

45、⑨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孔子的礼仪名言不学礼,无以立。

46、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及所哺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4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49、(释义)孔子说:“花言巧语,又伪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啊!”

50、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51、人立身处事必须遵照执行的基本原则。人如果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一定会跌倒沉沦。

52、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53、二人先礼后言互通姓名,了解了各人的身份,然后从儒家的思想,礼仪,以及治国安邦,天下事事非非,展开了激烈的讲演,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丰富多彩的唇枪舌战,最后的结果是孔子没有通过郯子的认证。

54、(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5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56、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57、子曰:“不患人不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58、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9、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60、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61、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62、(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63、从仪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的本来面目,往往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芬奇

64、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65、子曰:“苗而不秀这忧矣夫!秀而不实者忧矣夫!”——《子罕》

66、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67、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8、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发布日期:2023-12-08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