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看破红尘的诗句(78句精选好句)

佛教看破红尘的诗句

1、你今日必需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能够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2、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佛教看破红尘的诗句)。

3、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4、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也并不等于出家。佛教徒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类,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出家是全部生命的投入,所谓将此身心施予三宝和施予众生:施予三宝是为求法;施予众生是为度众。施予三宝乃为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施予众生则可摄化、救济苦海的众生。能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才是出家的正确目的。从难舍能舍而言,是放下名利、物欲;就难忍能忍而言,是承担如来的家业和众生的苦难,故所谓看破红尘实与出家的宗旨无关。

5、无论是徒劳着忘记,还是徒劳着铭记,我们始终没办法想通,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6、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每天都在喝,不要羡慕别人喝的饮料有各种颜色,其实未必有你的白开水解渴,人生不是靠心情活着,而要靠心态去生活。调整心态看生活,处处都是阳光。

7、说好了的念念不忘,此刻却被扯的只剩下单薄的言语。

8、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9、古代的红尘就是说繁华热闹的都城,红尘中的红色是传统中国的最喜欢的颜色,不管是过年了还是有喜事,都会出现红色的颜色,红色就是代表的诱惑,代表着人的欲望和生命的追求,经过源远的文化意识熏陶。红色包括了世间所有的特色,所以说红色就是世间。尘就是尘土,污染的意思。在佛教中说尘,也有境的意思,说尘境是一心所变现的,就是说的虚幻的尘世。

10、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1、该放下的时候放下,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应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应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去,让生命焕发多姿多彩的绚丽。

12、人生,不要随便介入,一旦介入,就必须待到结局。

13、一泓清波万泓血,伤心曲调伤心人,断琴示剑再回顾,乱离颠沛总纷纷。(佛教看破红尘的诗句)。

1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5、 念君如故,一捧桃花十里映晴弦,看破红尘旧事自古痴念乱香馥。

16、我所认为最深沉的爱,莫过于分开以后,我将自我,活成了你的样貌。

17、当你难过的时候,我希望我能在你身边,尽全力让你笑起来。

18、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19、时间最会骗人,但也能让你明白,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离去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走到最后的,就是对的人。

20、佛教在中国常常受到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

21、人们说的看破红尘,就是说看透了尘世间的虚假污浊。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形容这个人比较乐观洒脱,能看得开了。他看透了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了。也有时候也是说人消极,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22、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3、深度|触点|专注|分享联系E-mail:koreakor@qq.com

24、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也并不等于出家。佛教徒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类,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

25、我宁可安慰自己,有遗憾才会美丽,够遗憾才会铭记。

26、生活原本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当欲望太多,计较太多,背负太多时,痛苦、烦恼、忧愁就产生了。欲望越多,痛苦就越多,幸福就越会远离。只有懂得节制欲望的人,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正乐趣。只有懂得不去计较的人,才能享受到左右逢源的和谐。只有懂得放下自己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自在从容。

27、回味能使人走向成熟,能给人一种得意,一种自豪,多一份力量,能使人知足长乐。

28、如果有一天,我放开了你的手,那不是因为我不爱你,而是因为我归还你的自由。

29、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0、对于世间事得过且过,不要认真,心地就清凉自在;凡事看淡,愈淡薄愈自在。

31、不要过分在乎身边的人,也不要刻意去在意他人的事。在这世上,总会有人让你悲伤、让你嫉妒、让你咬牙切齿。并不是他们有多坏,而是因为你太在乎。

32、东汉班固的《西都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度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3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34、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

35、回味能使人走向成熟,能给人一种得意,一种自豪,多一份力量,能使人知足长乐。

36、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我们可以把人间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分为三类:第绝对的多数是属于恋世型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放不下,争名夺利、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死向何去?活着的时候放不下,要死的时候舍不得,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悯者。第二类人是厌世者,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是消极、悲观,对于生命抱着无可奈何的态度。因此,前者会变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间社会的大舞台,而过隐遁的生活;后者若不自杀而死,也会逃避现实,抑郁以终。第三类,是属于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们见到人间的疾苦,世事的危脆,以悲天悯人的怀抱,拯救世间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于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贤者和圣人的型范。

37、施予三宝乃为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施予众生则可摄化、救济苦海的众生。

38、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39、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40、        出自《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惜春的判词。

41、真理真相搞清楚,叫看破;做事圆圆满满,心里干干净净,叫放下。

42、我的心如同秋天的天空那样高洁;如同一汪碧清的潭水那样纯洁;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得上我的品格,我如何对比人诉说我的高洁呢?这首诗旨在说明我们本然的天性就似明月、碧水。告诉我们,人间的一切喜乐我们要看清,生命苦难我们也该承受。

43、西汉班固的《西都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都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卢照邻诗《长安古意》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44、笑着应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45、“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46、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47、落寞转身,心情也并不差,至少又是一个宝贵的人生经历,磨砺中成长,风雨中茁壮。

48、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那只是体验罢了。经过的,即使再美好,终究只能是一种记忆;得到的,就该好好珍惜,然后在失去时坦然地告别。

49、我从不担心我努力了不优秀,只担心优秀的人都比我更努力。

50、不过,若以佛法化导,第一类人虽是凡夫,也能够渐渐获得智慧,洞察世间现象,为人们减少烦恼,为社会减少灾难。

51、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52、所有你感觉可以带给你痛苦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都会带给你微笑。

53、放下该放下的是无奈,不放下该放下的是无知,放下不该放下的是无能,不放下不该放下的是执着。

54、我宁可安慰自己,有遗憾才会美丽,够遗憾才会铭记。

55、生活时常和我们开着玩笑,你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你越远;你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所以,做事不必太期待,坚持不必太执着;要学会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没有结果的执着。所以,凡事要看淡一些,看开一些,看透一些,什么都在失去,什么都留不住,唯有当下的快乐与幸福。

56、心如止水、六根清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皆如过眼烟云,万事皆空。

57、人生,不要随便介入,一旦介入,就必须待到结局。

58、落寞转身,心情也并不差,至少又是一个宝贵的人生经历,磨砺中成长,风雨中茁壮。

59、无论对什么人,做什么事,七八分即可,最后的两三分,留给想象。

60、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61、我讨厌别人说我变了,也许我只是停止了假装开心。

62、人有时候就算看淡了生死,但还是难以割舍感情。

63、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紫英·明光》

6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65、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

66、(译文):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百秋千外。

67、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我,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68、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69、这世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要参与评论任何人,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够了。所谓盖棺论定的道理多简单,就是有人操之过急。谁也没有理论依据来介定好人与坏蛋,其实就是利益关系的问题。

70、“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71、红尘之事纷扰不休何其多,未曾看尽尘事,何来看破红尘,佛曰:不如红尘怎能看破红尘。

72、谁言别后终无悔,寒月清宵绮梦回。——《梦璃·离歌》

73、生活本来就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7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75、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76、译文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7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发布日期:2023-11-30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