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经典名句100句(83句精选好句)

荀子经典名句100句

1、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2、说明在真理、道义与君令、父命相矛盾时要服从前者,意在强调唯“道”、“义”是从的理念。

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5、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6、风呼啸而过,青春就是金灿灿的阳光,世上行人万万千,能够遇见就是一份缘,只要珍惜了,没有拥有也不必伤感。生命需要释怀,只要用心去珍重生活的每一天,走好沿途的每一段旅程,不虚度,不沉溺,自会有那一束馨香为自己独守着清欢。

7、大凡是人,往往都有惑于枝节问题而看不清大局的毛病。

8、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经典名句100句)。

9、对学问的爱,和对金钱的爱,是不可能殊途同归的。 ——哈维

10、成功绩是凭着勇气和尽力,不绝地逾越本身,做最好的本身。s("content_relate");(2021年简洁的励志名言锦集88句)相关文章:

11、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12、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13、君子不是生来就比普通人高明,而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为自己所用。善于运用外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也是制胜之道。

14、“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环境对人的成长和身心修养起着重要作用。人际交往的圈子也是重要的环境,对自己身边的环境要慎重选择,不随不良环境而堕落。

15、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7、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18、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学习,是人的本性,是人和禽兽的重要区别之一。

19、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

20、幼儿时期可以没什么宏伟目标,成人时代则不可无此。

21、与其后悔、抱怨、唠唠叨叨当初的选择错误,不如安心、踏实、积极地过好当下。成功的人生是一直在证明自己的选择正确;而不是时刻幻想时光能够倒流,好让你再重新选择一次。

22、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23、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本身,永远是一个仆从。

2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25、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2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27、君子之交淡如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真正的朋友,诚如以上所言。

28、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荀子·大略》

2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3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32、山上有玉那么那山上的草木都很润泽,水里有宝珠连河岸也不那么干枯。

3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34、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荀子

35、最能干的人之所以能干,在于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最明智的人之所以明智,在于不去考虑不该考虑的问题。

36、提出自己的见解,胆量比智慧更重要。因为有时智慧让人犹豫不决,而胆量会促使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保罗·萨缪尔森

37、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38、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39、运气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把握在本身手中。

40、笃志而体,君子也。(意思是具有坚定意志并能付诸实践的人,才是君子)----《荀子·修身》

4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2、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43、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44、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

45、不被荣誉所诱惑,不为诽谤中伤之言所吓倒。说明不求虚荣、不做亏德之事,自然可以堂堂正正、问心无愧地做人。

4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47、(感悟)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你听到的、看到的都有可能是假的,只有你真正去实践一遍,才会得到真实的结论。

48、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49、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50、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1、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52、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

53、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54、恭敬,礼也;谦恭,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55、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56、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57、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58、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9、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60、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61、“礼治”是荀子的重要思想,荀子认为“礼”之起源,是为了保持物质和人欲的平衡。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满足欲望是人的本性。但是人人都依自己的愿望行事的话,可想而知世界就会混乱不堪,而且外物有限,不能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所以需要制定“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合理引导欲望。荀子认为“礼者,养也”,“礼”并非是刻意压制人的欲望,而是合理满足人的欲望,以及合理分配物质,使社会相对稳定。

62、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名言名句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63、(感悟)做人做事,最怕只说不做。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64、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6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66、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以下是由我J.L为您整理推荐的荀子励志名人名言,欢迎参考阅读。

67、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69、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70、国学经典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国学经典的名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71、所有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敬”字;所有事情的失败,都离不开一个“慢(慢待之意)”字。成功的人际关系,是因为你能尊敬别人;成功的事业,是因为你具备敬业精神;成功的夫妻关系,是因为你俩能相敬如宾。

7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73、天生的本性和后天的努力对人都有重要影响,而后天的努力更为重要,它是我们能够自己掌控的,“学不可以已”的意义就更大。

7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7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76、人有的年不祥:幼种走往夫没里不肯下想小长,贱种走往夫没里不肯下想小贵,不肖种走往夫没里不肯下想小贤,是人每地能的年不详也。人有的年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每地能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每地能,是人每地能二必穷也;知大是浅薄,曲想好孩走有相县矣,作人种走往夫没里仁人不能推,知山然格不能明,是人每地能的年必穷也。人有此的年气山然格大是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7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8、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

79、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8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1、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82、尊重贤能的人,是“仁”的表现,鄙视道德不好的人,也是“仁”的表现。

  发布日期:2023-11-14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