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佛语的经典语录(91句精选好句)

佛言佛语的经典语录

1、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2、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3、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4、1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佛言佛语的经典语录)。

5、思想要国际化,生活要律仪化,语言要古典化,学习要现代化。

6、10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7、(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8、评价一个人时,要看看他的身和语修得如何,看他为众生做了哪些好事。

9、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0、爱情不是做买卖,失意了就要倾家荡产;爱情也不是下赌注,输掉了就变成穷光蛋。爱情是两颗心的碰H和相许,如同和谐的乐谱的音符,谱写人间的圣洁,相随一生。

11、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2、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13、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4、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15、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16、1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17、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

18、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

19、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0、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21、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22、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23、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5、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26、培才爱才,才可以传灯;教人用人,才可以传宗。

27、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佛法讲“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28、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29、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3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31、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32、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3、扫地为何?为了净地。净地为何?为了静心。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小西天狄道传奇》

34、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佛教的经典佛语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35、如今的恋爱,多数只是为了缓解寂寞。只是想找一个人伴在身边,即便找到了爱情的感觉,也容易迅即地失去。爱久了,人依旧会寂寞。为纾解寂寞而相爱的男女,没有长久坚守在寂寞里的能力。

36、(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皈依佛门。佛语经典语录看破红尘句句经典)

37、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38、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9、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40、《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41、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42、逆顺之境是为自造业之果报,若于因地上觉知"至道无难,惟嫌拣择",有何境界可阻我诱我?如何不拣择?且以深心谛观,好丑皆是因缘所生法,因缘生灭无一实性可执,好丑即为空性。心若不妄生喜恶,好丑平等无别,于此便能随心自在,作护法报佛恩。

43、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4、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45、人有两种状态,一是睡,一是醒。多数人只是随别人与客观环境而活,不自知,也不知要去哪里,只是随着世风而行,这样的人怎能说是清醒。

46、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47、淡淡的雨幕纤柔飘渺朦胧了一方古香墨韵聆听屋檐上滑落的滴答细语殷殷切切如同一泓清泉在心中摇,那是一条安静的路,那是一朵温婉的花,光阴与流水,花开花落,风起云涌,多少前尘旧事,多少妖娆与繁华,深深缠绵在岁月深处。

48、你的敦厚最要紧,敦厚是诚信的绿叶,是信任的花朵,敦厚就是全部。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失去善良敦厚。

49、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50、由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们所看到、听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绝对的真理。假如我们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听到和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话,那么佛陀的圣道为谁起到何作用呢?

51、生活会累、会痛、会颓废、会堕落,可无论怎样都不要放弃,不要忘记你为了什么而出发。

52、假使干草积同须弥,投火于中,如芥子许,必皆烧尽。何以故?火能烧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华严经》

53、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54、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55、“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56、对待事情有正确的观察力,时刻保持定力,在生活中就可以见道。

57、无数人随着起伏不定的命运和变幻莫测的生活时而升至顶峰,时而坠入深渊,但这都是生活的必经阶段。跌宕起伏、起承转合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古往今来大凡成功者,都曾经历苦难命运的严苛历练。

58、做大事要有魄力,做小事要能细心,做难事要肯忍耐,做善事要求无相。

59、(人应该学会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60、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

61、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62、(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63、10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64、狮吃兔子不觉得自己为恶,禾生稻米养人不觉得自己为善。人吃苦瓜不觉得苦。每个人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惟有努力自救,没有谁能救得了你。

65、短短今生一面遇,前世多少香火缘。牵手是有一种缘,回眸是一种缘;生命是有一种缘,爱情是一种缘;假如还有来生,来生也是一种缘。组成人生的,就是那无数个缘;让你去结,去解。惜缘,随缘,才能以佛心看缘起缘落。

66、微笑像一杯热茶,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微笑似一缕阳光,温暖着我们的生命。生命是高贵的,让我们给他加上一个有力的标志,向生命的每一个方向微笑。

67、她不是这世间最美的,甚至在你那么爱她的时候,你都清楚的知道这个事实。但你还那么的爱着她,因为你爱的不只是她的青春靓丽,因为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是你对她的爱恋已经超越了这些表面的东西,也就是超越了岁月。你爱的是她整个的人,主要的是她的独一无二的内心。

68、坏,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69、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70、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

71、性乃本具,万古恒常,非由因缘聚会而生者也。

72、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73、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

74、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75、(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76、人给我自尊,我还他高尚;人给我快乐,我还他幸福;人给我宽容,我还他真诚;人给我抚慰,我还他热情;人给我希望,我还他感激;人给我亲切,我还他尊敬。做人,既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是以德报怨,以善报恶。心与心的距离,在于理解,在于真诚。

77、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8、(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79、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

80、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81、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82、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

83、坏,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84、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85、度是梵文波罗密多,意为到彼岸,即这六个法门能让修持者从烦恼此岸到解脱的彼岸,在佛教中属于菩萨所修行的六个法门。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个法门能对治掉我们身上的六种习气,分别是:悭贪、毁犯、嗔恚、懈怠、散乱、愚痴。

86、(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87、1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88、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

89、青葱的岁月,浪漫的季节,弥漫着深情,晓风吹不醒梦中人。

90、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发布日期:2023-10-27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