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简介50字(45句精选好句)

陶行知简介50字

1、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3、陶行知回国之后,曾经将杜威的教育思想完全应用于中国的教育当中,却在实际检验中发现杜威的教育思想无法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这种差异感促使陶行知转变了自己原本的教育思想,最终推出了符合中国当时国情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知名言论,同时他也严厉的批判当时幼儿教育机构中存在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等问题,针砭时弊的对当时大的教育环境提出了自己的许多主张并为之奔走呼号。

4、(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5、1946年4月21日,陶行知在育才中学讲演《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24日,在储能中学召开的上海教育界欢迎会上演讲。在大任小学、圣约翰大学、大同中学、沪江大学……到处都留下了陶行知的身影。6月23日,上海各界争取和平反对内战代表团赴京请愿,陶行知在北站五万人欢送大会上发表演讲。

6、刘:可以看出,您和其他几位编辑人员在《全集》编辑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除了四处奔波查阅资料的辛苦之外,恐怕在精神上还得承受很大的压力吧?以当时的情况,《全集》的编辑工作可以是公开的行为吗?(陶行知简介50字)。

7、        《学术的进步》、《新工具论》、《论人类的知识》、《培根人生论》

8、        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教育改革主张有:变科举、兴学校;兴办师范学校;倡导女子教育;改革儿童教育。

9、“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10、由此可见,陶行知的所谓“小先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长者为师”,而是知者为师、能者为师,以知识和能力掌握的先后为标准,而与年龄的先后没有必然联系。正如陶先生所说:“每个人,即使是只学习过几个月,只要学到一点,就应当把他学到的教给别人,甚至很小的孩子也可当‘小先生’。”(2)

11、        伦理思想。此外,亚里士多德还对幸福、美德等有所论述。

12、“学陶、研陶、师陶……”正是“研究”二字的提出,让陶研馆在全国“陶迷”心中独树一帜。作为全国第一座较大规模的以学习陶行知为主题、集展示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研究馆,这里不仅是杭州市陶研会秘书处所在地,也是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与上海、南京、安徽、重庆陶行知纪念馆并列为“全国五大陶馆”。

13、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生于安徽歙县一个秀才家庭,原名陶文浚。幼时家境贫寒,靠着母亲娘家的帮衬,他算是读完了私塾教育。当时,基督教开始大量渗透到中国乡村,陶行知的父亲成了歙县教会的一名会员,母亲也来到教会帮佣。一次,陶行知到教堂看望母亲,一眼被英国教士唐进贤看中,免费把他招进了教会办的崇一学堂。陶行知用两年完成了三年课程,随即考入广济医学院,但他不喜欢医学,于是放弃了学业。在唐进贤的帮助下,他随后就读了南京汇文学院的预科。没多久,该校合并成了金陵大学。

14、(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15、二是在实践层面上丰富了当代教育新课改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讲授型、自学型、交流型等,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学习,而“小先生制”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引导学生在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担任既学且教的“小先生”角色。为了更好地“即知即传人”,学生需要翻阅大量有关资料,自主学习有关知识,在“即知即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必然会主动想法及时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激发了再学习的动机,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由于是学生之间互为“小先生”,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在学法上更易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即知即传”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历练的学习之旅,这无疑丰富了当代新课改的学习方式。

16、寒来暑往,春去秋来。2011年6月开馆至今,陶研馆已经累计接待社会各界参观人员2万余人。这其中不仅有在校师生、湘师校友、民主d派成员、爱国团体,更有从五湖四海自发前来的“陶迷”。

17、1941年1月21日,香港业余学校的工人将存放在那里的乡村教育运动、普及教育运动、国难教育运动、科学教育运动的资料当废纸卖了。陶行知认为:“这是今天最伤心的事,真是值得我们哀悼的。”

18、        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主张应当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初等教育分阅读、书写、体育、绘画四科;高等教育应该与科研相结合。

19、由于国民d反动派阻挠和迫害,育才学校已难以在四川重庆附近生存。1946年4月,陶行知风尘赴赴来到上海,一方面寻找新的育才学校地址,一方面为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奔走呐喊,他在三个多月内演讲一百多次,并积极筹组“中国国际人权保障会”。

20、三是在人才培养上促进了当代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程度: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老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5%,其中学生教别人效果最好。“小先生制”让学生成为小先生,直接参与学习与相互指导的全过程,在这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而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和课堂主人。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成为建立在其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而学生之间互为“小先生”,有更多机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说:“假如他把它教给别人,向别人传授,它便成了他身上的一个部分!”因为这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21、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大学期间受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影响,改为陶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提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言论,因此为了彰显人生态度和学术追求,改名为陶行知。

22、        论人的天性。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在善良的天性中,包含两种先天存在的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卢梭不仅认为人性本善,还深信人的心灵中存在着认识世界的巨大能量,即理性。

23、陶行知,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民教育家。其宝贵的教育思想,不仅推动了当时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于当今这个时代而言,依旧有着十分宝贵的思想借鉴价值。

24、艺术家简介:潘飞仑,原名潘飞轮,浙江宁海人。1935年出生。1958年考取中国美院(原浙江美院)国画系,为潘天寿先生入室弟子。执著艺事60余年,终成一代山水画大家。191983年应邀出访日本、澳大利亚。作品流传至日、美、英、意、加等国家。191996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浙江电视台“名人专访”栏目作专题介绍。著有《一笔堂画语》(画论)。

25、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26、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教育主流思想,在尊师重道的大环境下,唐人韩愈在《师说》中也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极力主张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考虑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也就是说,老师未必一定比弟子贤能,弟子也可以反过来教老师。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小先生制”思想的萌芽。

27、陶行知出生于晚清时代,他见证了清朝的衰亡,也在纷乱的战火中理解着人民的疾苦,感悟到教育的力量对人们精神层面的撼动要远远比肉体的医治更为重要。因此,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呈现的生活教育理论、六大解放以及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能够切合中国当时的国情背景,不仅表明了陶行知先生扎实的教育功底,更彰显了他独特的教育智慧与高尚的爱国情怀。

28、近代中国教育更多地注入了民主思想,加之陶行知早年赴美留学师从杜威,其“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7)的思想无疑也深深地烙在陶行知心中,从而为陶行知立足中国本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思想埋下了种子,这应该视为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的“催化剂”。正如陶先生说:“普及生活教育所要树立的第一个信念,便是小孩能做先生。自古以来,小孩子是在教人,但正式承认小孩为小先生是一件最摩登的事。”(8)

29、9月22日,毛泽东再次致信陶行知等四位救国会领袖说:“先生们抗日救国的言论和英勇的行为,已经引起全国广大民众的同情,同样使我们全体红军和苏区人民对先生们发生无限的敬意!”

30、同时该社力推中国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组织全国性的教育调查;邀请教育测量专家麦柯尔开展讨论智力与教育测绘计划,编写了50多种测验;编辑出版多种刊物介绍国内外教育情况;兴办教育图书馆;举办教育展览会,1924年展览会在南京举行,内容分为教育行政、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教学仪器等几十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教育展览。

31、艺术家简介:谭泽闿(1889—1948),湖南茶陵人。近代书法家。字祖同,号瓶斋,室名天随阁,谭延闿之弟。善书法,工行楷,师法翁同龢、何绍基、钱沣,上溯颜真卿。气格雄伟壮健,力度刚强,善榜书。取法颜真卿,兼工汉隶。又善诗,能画。民国时南京“国民政府”牌匾即为其所书。上海、香港两家《文汇报》的报头即其所书,至今沿用。在国民d的元老中,谭延闿的行草、于右任的今草、胡汉民的汉隶、吴稚晖的古篆,有“四珍”的美称。

32、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33、五是崇尚实用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早年曾师从杜威,自然多少受其恩师教育思想的影响,所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成为其“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而“小先生制”则是体现“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先生”与“即知即传”践行的正是生活交往、社会体验与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先生制”下,儿童的生活理念、生活本领、社会能力、学以致用,都得到了全面的培养,正如陶先生所言:“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教育与生活要高度一致。”(13)因而,“小先生制”蕴含了陶行知先生立足生活、崇尚实用的“生活教育”思想。

34、艺术家简介:沈卫(1862—1945),字友霍,号淇泉,晚号兼巢老人,亦署红豆馆主,系沈钧儒十一叔,浙江嘉兴人。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甘肃主考、陕西学政。善诗文,工书法,晚年寓居上海鬻字,名播江南,被推为翰苑巨擘。

35、(7)(14)单中惠.教育小语:100位中外教育家的智慧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2

36、孩子们低着头,把一副副扑克牌放在台上,堆成一垛。陶校长用火柴点燃了牌,又温和地对孩子们说:有人说‘有劳有逸’,‘逸’就只能玩扑克?你们可以练琴、写诗、作画,也可以打球、下棋……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

37、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其一生从事教育救国,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是中国近代较早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其在旧中国进行的平民教育实践和探索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该书收录了陶行知本人及其亲友、学生的近50篇代表性文章,从多个维度介绍了陶行知一生的理想与追求、事业与成就、品格与性情,一个生动鲜活的平民教育家形象跃然纸上。

38、但很快,他认识到其中的唯心论色彩,于是把王阳明的学说翻了个个儿,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实践才有认识。

39、本书直截了当地告诉那些想要确切了解优秀教师本质的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成为最优秀教师的要素,不是教学中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能有效地赢得学生注意、尊重、倾心的人品。交谈和理解能力、严格而公正地执行纪律的能力、启发和引发动机的能力、高尚的品德、爱护和关心学生、对专门职业的献身和热诚、友善的个性、端正洁净的仪表等各方面成为了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正是这些关键方面,有着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能激励学生超越个人所认定的极限,帮助他们寻求人生的重大意义。

40、        杨贤江(1895-1931)著名教育家,南高师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者,字英父,又名李浩吾,浙江慈溪人(原属浙江余姚),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共产d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也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

41、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

42、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43、        荀子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倡的“性恶论”,常被后世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较。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44、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大学期间受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影响,改为陶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提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言论,因此为了彰显人生态度和学术追求,改名为陶行知。

  发布日期:2023-09-21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