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诗歌短篇(20句精选好句)

关于诚信的诗歌短篇

1、员工代表们朗读“承诺宣言”,并在承诺条幅上庄重签上自己的名字。

2、关注纪氏新闻,讲述纪国历史,了解纪氏文化,发布纪氏寻根动态,纪氏繁荣,国家昌盛,需要您的关爱。欢迎关注纪氏一家亲!

3、译文: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4、《西京杂记》卷五至诚:极大的真诚。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5、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6、是啊,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谎话连篇,还有谁愿意跟你做朋友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所以,我们一定要诚实守信,这样,别人才愿意和你交往,身边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7、   然而,在我所见到的海内外各种版本反映汉王刘邦和霸王项羽的传纪文学作品中,要么只字不提汉王是怎样突出楚军重围的荥阳城逃得性命的事,要么把纪信写成了刘邦的丰沛老乡,更有甚者,把纪信歪曲成了一个油嘴滑舌专唱反调而不负责任的人,其内容之少,篇幅之短不说,这种完全不顾事实颠倒历史的拙劣行径,这是我作为纪信故里人所不能容忍的!我应该有责任正本清源,还纪信将军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让这些不顾历史,颠倒是非的作法让英雄蒙垢。试想想吧,接受古代传统教育的纪信,他抱定的是“为臣尽忠,为子尽孝、为友尽义、诚信为人”的宗旨,他怎能是个油腔滑调,专说反话不负责任之徙呢?若如此,在大汉生死关头,他能慷慨赴国难,勇于牺牲自我而保全大汉根基吗?如此逻辑岂不荒诞!是的,一种责任心促使我和文友拿起笔来,必须为这位一统天下而英勇献身的大功臣立传!

8、围绕主题,短视频、海报、微拍、宣传画、微电影、漫画等影音图像作品均可。

9、还有这个也可以参考告诉我们人处世要讲诚信的诗句事有切而未能忘,情有深而未能遣。(王勃《秋夜于绵州群官席别薛升华序》)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11、围绕主题,原创诚信格言、标语、记叙文、散文、诗歌等文学形式均可。

12、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宋朝哲学家

13、陈泽继(1939年10月-),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人,中学一级教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任班主任,作语文教研组长30多年,立足课堂并开展激发兴趣、开发智力、拓宽知识面的多种语文活动,先后6次被评为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受到有关部门褒奖。业余视读书写作为最大乐事,有诗文发表在《校园作家》《校园诗人》、《都市文艺》、《作家与社会》、《青年文学报》等报刑,有诗歌、散文、小说被收入《中国诗典》、《世纪劲旅》、《当代文学作品选》、《祖国颂》、《黄鹤杯诗词精品荟萃》、《新人新作一百家》、《世纪风》、《中华老人诗文集》、《澳门杯获奖文学精品选》、《新世纪世界华人文学精品集》等二十多部大型诗文集。在全国文学大奖赛中先后共获18次奖项,并被授予“全国校园二级作家”称号,有获奖作品被中华文艺展藏馆正式收藏,多次参加全国诗歌、散文创作交流研讨会。现为中国当代校园诗人协会会员、中国校园诗报特约记者、湖南作家协会《作家与社会》报社特约创作员,海南都市文艺创作协会会员、专栏作家、诗人,《绿城》特邀编委和撰稿人。近年来与文友黄丽联袂共撰96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汉将军纪信传奇》,已于2006年12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应北京中融影视公司约,费时8个月,将《汉将军纪信传奇》改编为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汉从这里走来》,将由该公司投资拍摄。

14、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

15、因为一句诺言而坚持了20年,这样诚实守信是社会上温暖人心的一道光芒,是人间温情的所在。

16、写作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其中甘苦只有亲历者方可领略感受。我们不舍昼夜,辛勤笔耕,几经寒暑,几度春秋,终于在2004年盛夏完成了初稿,再几经修改补充,写成了近百万字的《汉将军纪信传奇》的长篇历史小说。(拙作中史书有载的历史人物九十一人,塑造的各类人物共一百一十六人,写山歌二十首,快板顺口溜七段,引用古今诗词十四首,楹联十副)。全书既再现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起义战争风云,又描写了浓厚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文中既有金戈铁马,血肉横飞,又有男欢女爱,情感纠葛,既有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又有爱恨交织的温柔陷阱;既有中原大地两军攻城掠地的生死交锋,又有巴山古寨奇特的风俗民情;既有君臣间的恩恩怨怨,又有臣僚间的勾心斗角。在纷繁复杂的矛盾旋涡中,既充分展示纪信将军忠义诚信,一心报国的高风亮节,又处处展示他的聪慧,感人的人格魅力和人性之美。全书写战争场面壮阔、惨烈,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矛盾丛生,且不少民俗文化点缀。书中虽写楚汉血拼,却不乏历史典故,人文景观的再现和历代相关诗词楹联的点染,增强了文学性和欣赏品味的兴趣。全书解千古未解之谜,颂千载义士忠臣。拙作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12月出版发行,我们的心愿终于已了,——谨以此书纪念汉将军纪信为中华民族统一保刘安汉二千二百一十周年!但愿拙作能让被历史尘封了二千二百多年的大功臣纪信再现人世间,让他那感人事迹广泛流传,让他的忠义诚信、报效国家的美德光耀千秋万代!

17、    及至读到初中,课余涉历了一些历史书和文艺小说,总希望书中有关纪信将军事迹的记述。在广泛阅读史书和小说之后,这种愿望落空了——《史记》、《汉书》中纪信将军无传,仅在《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中,有两处以寥寥数语记述了纪信鸿门宴保刘邦脱险境和在荥阳诈降诳楚保汉王突出重围他却被霸王火焚而死的故事。如此功盖三杰的忠臣义士,汉高祖刘邦居然未封侯,也无谥号,真是奇哉怪也,令人费解!其时心中颇多不平,又甚感遗憾!后来在南充师范读书,有幸读到了蔡东藩先生的《前汉演义》,其中有个章节较为完整地记述了纪信将军诈降诳楚保汉王而英勇献身的故事,虽仅此而已,但心里总算有了些许慰藉。感慨之余,想到奠定泱泱大汉四百余载天下的大功臣纪信将军居然无封无赏又史书无传,这实在让人憋气,也令人费解!这样的大忠臣为何无人为他立传?难道就因为汉高祖对他无封无赏吗?既然无人为之著书立传,我何不为他写一本书?自已又不禁哑然:凭自己稚嫩的文字功底和习作水平,能为这位功臣写出精彩而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吗?况且自己对纪信将军的事迹、思想和人格的了解还十分粗浅,甚至是模糊的,要为之立传,实在是不自量力啊!但是这个念头却一直萦绕在心头,它一直紧紧地攫住我的心,成了一种心理负担。

18、岁月飞逝,时光流转,站了近四十年讲台的我很快到了退休年纪,这时为纪信将军立传的念头与日俱增,分外强烈,这是人生的经历和世事的沧桑在促使我应拿起笔来为纪信将军而歌!我游历过许多名人贤士的故地,那些存留的人文景观,那些记述名人的传记和传奇小说,那些满带岁月风雨的件件碑刻,那些富于传奇色彩的野史轶闻,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人物风貌。这不仅是那个地方的荣耀,而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正是这些古今名人贤士谱写出不同凡响的精彩人生,推动了和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他们在不同领域为祖国为民族作出了各种贡献,他们是民族的精英,是华夏的光荣,后人的楷模!在屈子祠前瞻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低吟轰然回响在我耳际;在青莲李白诗碑林中穿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骤然在胸间奔腾;在杜甫草堂里徜徉,“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文情怀使自己不禁汗颜;在三苏祠里漫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心胸让人释怀;在洞庭湖畔岳阳楼上极目远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叮嘱让自己感到肩上责任重大;在冰城哈尔滨赵一曼公园观瞻蜀中女杰英姿时,抗联战士顽强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身影在脑海里跃动……一个名人,就是一段历史,一座丰碑;一个贤士,就是一本书,一根标尺!他们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传奇故事,而更多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给后人以启迪,激励着一代代人奋然前行。

19、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发布日期:2023-08-27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