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简介(83句精选好句)

米兰昆德拉简介

1、译者简介:许钧,法文翻译家,法国文学专家,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得主。译有巴尔扎克《邦斯舅舅》、雨果《海上劳工》、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卷四)、波伏瓦《名士风流》、图尔尼埃《桤木王》、勒克莱齐奥《诉讼笔录》等多部作品。(米兰昆德拉简介)。

2、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意蕴深远,读它,你能领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绝不枯燥。

3、雅库布热爱崇高和优美,但是他认识到这些不是人类的特性,他非常了解人,因此不喜欢他们。

4、永恒轮回之说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对它不必太在意,它就像是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一次战争,尽管这期间有三十万黑人在难以描绘的凄惨中死去,也丝毫改变不了世界的面目。

5、米兰·昆德拉小说非常注重故事视角和时间视角的选择。传统叙事一般不外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即使偶有第二人称语式的叙述,也只不过是前两种人称叙述的变异而已。米兰·昆德拉在叙述人称选择上与人别无二致。但是,米兰·昆德拉在用第一或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时,却能营造一种非常特殊的效果。故事的发生与作者的写作、读者的阅读同步进行,二者之间构成一种共时状态,从而使作品获得一种前所末有的真实感,有种切肤的“现场直播”式的“在场”感。

6、  米兰·昆德拉在某种程度上是反“现代性”的(但他一点儿也不“后现代”,),他对“现代性”的各种“反动”又做了某种“反动”(或“反思”),负负得正而有所回归。他不是要“面对未来”,将历史作为包袱抛弃掉而轻装前进,而是反向回顾,对“过去”保持一种敬意和温情。在他看来“现在”只有指向过去、依附过去、涵涉过去,“现在”才能成立,才有意义。有“过去”之光照耀于“当下”,当下才顿显意义和美感,否则每一个“当下”便都成为飘忽的虚影,不知所谓、了无意趣。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美”就是“魅”------“过去”存在于“当下”,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只可心通而不能目视。总之,“现代人”是向前看,让“过去”过去,而米兰·昆德拉是“向后看”,让“过去”回归现在,或者说让现在连接“过去”,于是这就产生出“美”了。“美”只存在于“过去”,更准确一点儿来说“美”只存在于虽立足现代而对过去的回望。“美”不可能存在于未来,未来对于每一个当下来说只具有浪漫化了的憧憬。但这种憧憬往往经不起检验,到来的现实往往将梦幻击得粉碎。只有“过去”能给人以美感和慰藉。“过去”虽然看似过去了,但它却真正开始属于我,“过去”反倒是我们真正能把握到的“存在”,其它的都将归于消逝------包括旋生旋灭的“当下”。

7、她喜欢去公墓,常去那里。不仅是为了拿走花,而且也是为了那里的美丽和宁静。宁静对她是一种安慰。

8、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9、分享者:TheySaid精品读书群/许西瓜

10、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3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8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11、米兰·昆德拉是陀氏“复调小说”的忠实信徒,也是“复调”理论的坚定实践者。“复调”式叙事或者“多声部”叙事是米兰·昆德拉十分迷恋,应用得十分得心应手的叙事技巧。

12、一个男人可以向一个女人要求任何东西,但他必须尽可能使她的行为与她内心深处的自我欺骗和谐一致,除非他希望自己显得像个畜生。

13、《玩笑》,一本讲述强奸的书,一本自身也时常遭到强奸的书,其本身就是一个玩笑。“书籍自有书籍的命运。”《玩笑》在“布拉格之春”的前一年出人意料地被出版,苏联入侵捷克后又被查禁。《玩笑》和当时的万事万物一样,在被强调又接着被遗忘的闹剧里,成为时代同波西米亚人开的一个巨大的玩笑。

14、  人在抛弃掉一些东西之后的状态就是“生命之轻”。但在人们不经意或义无反顾的抛弃某些东西的时候,焉知被抛弃的不是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东西,而往往在抛弃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每一次的反叛都使我们离最初的反叛越来越远”,小说中“萨宾娜”这个人物就代表了某种决绝的反叛者或反抗者的形象。现代生活中我们不断追求“前进”、“进步”、“创造”、“发展”,现代人匆忙的脚步、疲惫的身躯时时提醒我们要“轻装前进”,于是“抛弃”似乎成为生活和生命的必须(现代生活的主旨就是“抛弃”),比如对于“传统”、比如对于“历史”(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又比如对于无用的“道德”。但实际上在抛弃掉这些东西之后(所谓“包袱”),我们发现我们实际抛弃掉的是“自我”,是自我的丧失。生命顿时失重,生活方向迷失,这样的绝对无负重的“轻松”状态却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人就像希腊神话中有着悲剧意味的西西弗斯,沉重的背负、无望而执着地重复努力,这似乎是苦难的最好象征。但他的生存意义或价值,最终看来反倒是负重本身。我们试想,如果西西弗斯一旦摆脱了负重的宿命,或幡然醒悟于负重的“无意义”,继而毅然决绝地抛弃掉那压在背上的巨石,那他也就不成其为“西西弗斯”,而这神话故事本身就会瞬间暗淡了光彩而彻底被我们遗忘----因为他本身就没有“意义”。

15、他之所以能在每部小说中对主题和人物进行如此深刻的描写,之所以能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如此渊博的知识,原因就在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最能体现出他对笔下人物有着亲身体验的例子就在他的小说《无知》中。昆德拉跟小说中的两位流亡者伊雷娜和约瑟夫一样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捷克共和国,而且和伊雷娜一样,他也移居到了法国并居住了30年左右。他的个人经历融入到了他的小说以及他与书中人物的深层联系之中,这有助于让他小说中的情境在读者眼中变得更加真实可信。作为一名深受他人影响的作家,昆德拉还从他个人生活之外的地方汲取灵感;他围绕着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和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等人的思想创作了一些作品。穆齐尔最著名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与昆德拉的一些作品有相似之处。《没有个性的人》审视了社会道德和智力的下降,并观察了众多人物的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尼采着重讨论了永恒轮回和“最沉重负担”的理论,这也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重要主旨。这种来源于外部的影响与自己生活的影响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大了昆德拉作品主题的深度。

16、昨日的行为被今天所掩盖,把我们与被遗忘不断吞噬的生活连在一起的最牢固的链环便是怀旧。

17、2019年11月28日,米兰·昆德拉重新获得捷克共和国政府的公民身份。

18、米兰·昆德拉第8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98年,法国读书界称之为“遗忘三部曲”之作家围绕“身份”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探讨了陌生的自我的问题,沿着自我疑虑的途径,小心翼翼地抵达意识的深处,进行自我观察与诘问。

19、Habentsuafatalibelli。书籍自有书籍的命运。

20、米兰·昆德拉第2部长篇小说,完稿于1969年,曾获法国文坛标志性奖项“美第奇”奖。书名取自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作家以此为主人公雅罗米尔的成长信条,构筑了一部关于青春与梦想的史诗。

21、作为《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的延续,随笔《帷幕》概述昆德拉在前两者中的思考,并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

22、▲朗读|豌豆 垫乐|DavidHicken-Desiree

23、1958年对于昆德拉来说是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年头。在写剧本的间隙,他花了一两天时间就写出了《我,悲哀的上帝》,这是他生平写出的第一篇小说。写完第一篇后,他又陆陆续续写出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一共写了10篇。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时间跨度整整10年。这些短篇小说以《可笑的爱》这一总标题分3册出版。而真正开始给他带来世界声誉的作品是小说《玩笑》,该书连出3版,印数达到几十万册。《玩笑》还被拍成了电影。

24、他的谋杀行为是一个奇特的行为:没有任何动机,从中什么也得不到。那么,它有什么意义?显然,它唯一的意义是使他看到自己是一个杀人犯。

25、古典音乐。昆德拉喜欢用一种谱曲的方式写作小说,为了将哲学、叙事和理想谱进同一支曲,他的小说格外讲求内容和主题之间的旋律配合。用欣赏古典音乐的方式读他的小说,你会发现他达到了不同要素间的平等和整体的不可分割,就像一支完美的赋格曲。

26、对于米兰·昆德拉而言,小说叙述形式的选择是他痛苦的追求,也带给他创造的欢欣。应该说,他的这种追求是卓有成效的。他为小说叙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验。他的共时性叙述方式和复调叙述方式,分别从叙述者感知角度和故事主人公的话语角度,为文本故事建立了一个时序和逻辑框架。叙述语态和语式的各不相同,使得作品获得了一种形式和内容上的真实感。米兰·昆德拉梦幻叙述的灵感源于卡夫卡、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等小说大师。但米兰·昆德拉对它的迷恋和熟悉丝毫不比他的老师们逊色。对它的机巧运用,使得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获得了一种朦胧的美学意境,也使他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小说找到了一条接近小说主题的捷径。因为似花非花既是一种含混的美学意境,又是一种存在主义者们眼中生存状态的模拟写真。

27、他之所以能在每部小说中对主题和人物进行如此深刻的描写,之所以能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如此渊博的知识,原因就在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最能体现出他对笔下人物有着亲身体验的例子就在他的小说《无知》中。昆德拉跟小说中的两位流亡者伊雷娜和约瑟夫一样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捷克共和国,而且和伊雷娜一样,他也移居到了法国并居住了30年左右。他的个人经历融入到了他的小说以及他与书中人物的深层联系之中,这有助于让他小说中的情境在读者眼中变得更加真实可信。作为一名深受他人影响的作家,昆德拉还从他个人生活之外的地方汲取灵感;他围绕着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和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等人的思想创作了一些作品。穆齐尔最著名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与昆德拉的一些作品有相似之处。《没有个性的人》审视了社会道德和智力的下降,并观察了众多人物的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尼采着重讨论了永恒轮回和“最沉重负担”的理论,这也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重要主旨。这种来源于外部的影响与自己生活的影响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大了昆德拉作品主题的深度。

28、米兰·昆德拉对小说艺术思考的总结,了解其小说创作理念的最佳入门书籍,从福楼拜、卡夫卡、普鲁斯特到乔伊斯,米兰·昆德拉用七堂小说公开课,描绘了小说的一路变迁以及为人类带来的精神慰藉,道出小说的幽默精神。

29、米兰·昆德拉首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76年,始于玩笑、终于泻药的人生闹剧,其改编的同名电影被誉为捷克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作。

30、  米兰·昆德拉说““我把缺乏经验看作是人类生存处境的性质之一。……人的大地是缺乏经验的世界”。正因为“缺乏经验”是人类生存处境,故而经验才弥足珍贵、“过去”才应倍加珍惜。如果说现实是重负-----因为现实承载了过去,是过去的延续和在场------那么,这种负重状态正是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存要求。如果失去了重负,人将失去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方向,继而否定生命和生活本身。我们在面对艰难困苦的境遇和非常的磨难时,基于过去经历的生命执守往往能促使我们呼唤出生存的勇气和生活的信心,但当我们一旦“勇敢”决绝地抛弃一切(我们从前所珍视和依赖的东西)后,我们发现面对的是彻底的虚无,但这种虚无却能将我们的生命意志彻底摧垮,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另外,呼唤“过去”的回归和对历史的重视,并不等于认同和赞美“重复”,相反在人类历史上一次次重演重复(错误)的悲剧正在于忽视过去的经验和历史存在。“现代人”立足于彻底抛弃,追求与过去的决裂而一味的“开辟”和“创新”,导致其反倒不可避免地堕入尼采所谓的永恒轮回当中,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那才是真正的地狱重现(米兰·昆德拉如是说:“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无数次的重复”恰恰是因为没有“历史”或忽视“历史”,而固持、反省和回望因延续了历史的“意义”或避免了历史的窠臼,反倒在坚实的现实大地上开出了新异的花朵,“人”的创新和超越不在于抛弃而恰恰在于持守----如果一切只“经历一次,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固然只有一次,人生也只能经历一次,但就个人所面对的人类整体而言,我们皆可从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浩如烟海的他人生存境遇中去寻找我们行为的坐标和定位,并且理解我们行为的意义(我们全部的创造和反传统的行为也恰恰是基于对过去和历史的坐标定位才显出其“意义”,否则就什么不是。)。在此,米兰·昆德拉又给了我们一次重大的反拨-----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未来”而在于“过去”,不在于纯粹和无休止的反叛、创造和抛弃,而在于某种坚守和保持,也就是说,人总要固守些什么东西才成其为“人”吧,至少才能活得坦然和自在些。

31、人的残忍、卑鄙和狭隘常常掩盖在激情和伤感的面纱下。

32、米兰·昆德拉第7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95年,法国读书界称之为“遗忘三部曲”之是作家正式移民法国后用法文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关注现代人心灵生活的“慢”小说,通篇“没有一句正经话”,思考在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人们该如何寻回慢的艺术。

33、1929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米兰·昆德拉出生了。他从小学习作曲,阅读名著,在大学选择了哲学系进修,最终将音乐、哲学都完美的融入了他的小说中。《不朽》是他的一部长篇小说,正如这部作品,昆德拉本人也是一个接近“不朽”的文学家:在这一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独特的写作风格与结构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阐释。他对人关于“存在”的思考,也在反复无常的小说情节中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34、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

35、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36、没有比自杀更大的罪孽了,它比谋杀还要坏。谋杀可以是处于复仇或贪婪的动机,但甚至贪婪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违反常情的爱。然而,那些自杀的人却带着嘲笑把上帝的馈赠扔进尘土。自杀是在造物主脸上啐唾沫。

37、米兰·昆德拉小说非常注重故事视角和时间视角的选择。传统叙事一般不外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即使偶有第二人称语式的叙述,也只不过是前两种人称叙述的变异而已。米兰·昆德拉在叙述人称选择上与人别无二致。但是,米兰·昆德拉在用第一或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时,却能营造一种非常特殊的效果。故事的发生与作者的写作、读者的阅读同步进行,二者之间构成一种共时状态,从而使作品获得一种前所末有的真实感,有种切肤的“现场直播”式的“在场”感。

38、不仅书写了个人命运在大的境遇变迁中的沉浮、个人在变革时刻的选择,更是一部层次丰富、意象繁复的哲理小说,在轻与重、灵与肉的相对论中,不停追问生命的价值抉择。

39、与希特勒的这种和解,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

40、青年学生路德维克因为在寄给朋友的明信片上写了几句玩笑话而被开除出d,并被下放到矿井做苦役。十五年后,获得自由的路德维克重回故地……

41、若法国大革命永远地重演,法国的史书就不会那么以罗伯斯庇尔为荣了。正因为史书上谈及的是一桩不会重现的往事,血腥的岁月于是化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变得比一片鸿毛还轻,不再让人惧怕。一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和一位反复轮回、不断来砍法国人头颅的罗伯斯庇尔之间,有着无限的差别。

42、雅库布惊异地意识到,实际上他从来不知道美,他忽略了它,从未为它而活着。这个女人的美丽强烈吸引了他,他突然觉得,由于一个疏忽,他先前所有的决定都变形了。

43、一个妒忌的的人会觉得时间流逝得飞快。妒忌往往比最吸引人的精神工作都更加完全占据内心,没有一秒钟是空闲的。妒忌的受害者绝不知道厌倦。

44、塞万提斯派堂吉诃德游走世界,从此撕开由传奇、预先阐释织成的掩盖现实本质的“帷幕”……作为昆德拉的第三部文学随笔,作家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对小说、文学乃至艺术的诸多观念进行正名。

45、    夜半时分,她在睡梦中呻吟起来。托马斯叫醒她,可她一见他的脸,就恨恨地说:“你走!你走!”而后她给他讲了她的梦:他俩和萨比娜一起呆在某个地方。一个大大的房间。正中间有一张床,就像是剧院的舞台。她想用肉体的痛苦强压住灵魂的痛苦,便用针往指甲缝里刺。“真是钻心痛!”她边说边握紧拳头,好像她的手真的受了伤。

46、简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意蕴深远,读它,你能领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绝不枯燥。

47、当我们每一个行为都像尘世本身一样卑下之时,我们却在浪费时间企图在思想和言语上攀往高处。

48、1956年,他完成了在布拉格电影学院的学业,留校当了一名教师,教授世界文学。留校后不久,昆德拉开始大量阅读理论书籍,并继续完成大学期间就已开始写作的《小说的艺术》一书,从他25岁开始到27岁完成,差不多花了两年时间。写作此书的直接动机是获得教师资格,也有教学方面的需要,同时还为了解决文学实践中的一些困惑。《小说的艺术》1960年出版,1964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奖。昆德拉的笔触几乎立即伸向了戏剧。他在自己的祖国先后写过3个剧本。

49、俄斯特拉发是一个阴郁污秽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野生的东西留下来——到处是垃圾堆、栅栏、空地,东一簇西一簇覆盖着煤灰的灌木丛。只有公墓里有一些美丽的花。崇高的花,庄严的花。

50、米兰·昆德拉第9部长篇小说,出版于2000年,法国读书界称之为“遗忘三部曲”之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这是一个尤利西斯的故事,也是昆德拉精神上最彻底的异乡之书。

51、1985年。文学评论家李欧梵在《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了《世界文学的两个见证:南美和东欧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发》,介绍了南美作家马尔克斯和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以及他们各自的代表作,昆德拉被正式介绍进入中国。

52、爱、死、喜、悲,这些常见的主题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况下和各类媒体中都能找到。米兰·昆德拉通过在他笔下人物和读者之间架构起一种深层的精神联系,对上述每一种主题都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索。昆德拉常常将自己置身于小说之中,与自己的创作进行互动;同样地,他也邀请我们这些读者参与其中,请读者与他笔下的人物建立起联系。贯穿昆德拉小说始终的是他大声疾呼的一个重要主题:人生不过是去往何方与来自何处的事情。在他的几部小说中,昆德拉从几个不同方向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展开阐释;通过昆德拉以哲学为导向的方法,这些阐释过程触及到了人类生活的观念问题。

53、这本1993年出版的《为了告别的聚会》是我从旧书摊上淘的,目前市面上的现译版本叫《告别圆舞曲》,讲述了捷克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和心绪。书中的女护士茹泽娜被高尚的雅库布在无意中毒害之后,茹泽娜生命中相关的人们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没有重负,没有愧疚,仿佛毫无动机的杀人轻若空气。“他不知道在这个轻松中是不是有比在那个俄国英雄的全部阴暗的痛苦和扭曲中更加恐怖的东西。”如果说“昆德拉”式的讽刺只是为了“反抗崇高”和“反抗绝对”,那么生活在真实存在的水平下的人们又怎样摆脱绝对的反抗绝对,崇高地反抗崇高呢。

54、假如一个人被迫在个人生活中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他能避开历史的舞台吗?不能,我一直相信,历史的悖论与个人生活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55、“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昆德拉说,在这个格言的启发下,他喜欢想象:弗朗索瓦?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因此诞生了。小说艺术来到世界正是上帝笑声的回响。

56、米兰·昆德拉第四本文学随笔集,作家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在书中回忆了与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阿纳托尔·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学的“相遇”,也是几个时代的“相遇”、更是作者与其旧主题和旧爱的“相遇”。

57、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58、时代是那么沉重,现代人站在舞台上,摆出一副悲壮的样子,可是观众却发现他们的悲剧是荒谬可笑的,于是便产生了哑然失笑的幽默感。

59、作品简介:青年知识分子路德维克因为与女友开了个玩笑,被朋友泽马内克陷害,送入苦役营。归来后他为了报复泽马内克设计勾引其妻海伦娜。计划成功后,他才发现:泽马内克早想抛弃妻子,他的报复成了一个毫无作用的“玩笑”。昆德拉自从1960年以《玩笑》一举成名之后,先后获得六次国际大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同凡响的震撼。阿拉贡称之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华盛顿邮报》称之为“欧美最杰出的和最为有趣的小说家之一”。

60、当我意识到结果一切恰与我所幻想的相反时——不是一个裸体姑娘为一个衣着整齐的男人斟酒,而是一个男人裸体躺在一个衣着整齐的女人腰股之间——我突然看清了我的裸体不太适宜。我看见自己就像裸着身体的基督从十字架上被取下来,放在悲伤的玛利亚怀中,我感到恐惧。

61、1978年,米兰·昆德拉和他的妻子定居巴黎,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8年,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将其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

62、    会的,因为它将成为一个突出的硬疣,永远存在,此举之愚蠢将不可饶恕。

63、本书聚焦小说赖以为根的幽默精神、它与音乐的奥妙渊源、它三阶段的历史发展进程、现代小说的美学,以及小说的生命智能。

64、既然昆德拉把《玩笑》定义为一本爱情小说,而非普遍认为的某种政治隐喻,我便摘录了一些有关爱情的语句。尽管书中还描绘了劳动营、“国王们的骑马”等诸多章节。几个月前初读小说,那些被我标记的语句就像露西从公墓中偷来的玫瑰花上的刺,不可遏止地伸手去握,却被扎得很疼。今天摘录下这些语句,花刺又从屏幕沿着键盘和指尖刺向心脏,无从躲避。

65、小说依托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

66、1947年,18岁的米兰·昆德拉加入捷克共产d。他最早沉迷于造型艺术,一心想当雕塑家和画家。他一度成为家乡小有名气的画家,曾为剧院和出版社画过不少插图。之后,又狂热地爱上了音乐。在迷恋音乐的同时,昆德拉还投入到了写诗的热情之中。

67、米兰·昆德拉是陀氏“复调小说”的忠实信徒,也是“复调”理论的坚定实践者。“复调”式叙事或者“多声部”叙事是米兰·昆德拉十分迷恋,应用得十分得心应手的叙事技巧。

68、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感到一些奇怪:为什么主要情节和风格结构要放在一起写,这难道不是两个方面吗?对于一些封闭式的小说来讲,这必然,可对于昆德拉所秉持的“小路的艺术”观念,可以用一段文字概括全文的情节,甚至可以改编成电影、戏剧,无疑是对他小说的侮辱,更甚,是对“小说”这整个文体的侮辱。当然,为了方便理解,我们还是可以零零散散的列出一些基本故事和人物关系。

69、    若法国大革命永远地重演,法国的史书就不会那么以罗伯斯庇尔为荣了。正因为史书上谈及的是一桩不会重现的往事,血腥的岁月于是化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变得比一片鸿毛还轻,不再让人惧怕。一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和一位反复轮回、不断来砍法国人头颅的罗伯斯庇尔之间,有着无限的差别。

70、    若十四世纪这两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永恒轮回,无数次地重复,那么战争本身是否会有所改变?

71、小说一共由七段组成,这是作者常用的布局。第一段用于引入,讲述我看到了阿涅丝,第二段则谈起了贝蒂娜与歌德的故事,第三段回归阿涅丝和与她相关那些所有人的故事,第四段古今交替,第五段通过我和阿弗纳琉斯教授的谈话诠释甚至评价阿涅丝等人,第六段单独出现了鲁本斯和他的经历,第七段作为结尾,是我和阿弗纳琉斯教授。海明威和歌德死后的对话穿插在二段和四段的末尾。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结构排布看上去是非常“乱”的,不过这也刚好符合了“小路艺术”的观念,所以叙述的非常缓慢而柔和,常常有很深刻的心理描写和思想碰撞。作者并不希望我们知道小说的终点,它的结局到底在哪里,否则我们十有八九又要着急忙慌的读下去就是为了接近那个结局了。再回到这个结构的排布,他自己将它称之为“复调”式的布局结构。它像交响乐一样,交相辉映,同时进行,不同的部分却相互之间有着微妙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有着音乐性的叙述节奏,时而省略内容,时而深入讨论,忽快忽慢却“莫不中音”。它如音乐一般有高潮和激烈的冲突(如姐妹吵架、贝蒂娜和歌德为了不朽的争斗、保罗的在电台的争吵、阿涅丝的死亡等),也有突如其来的安静(歌德与海明威的谈话、阿弗纳琉斯的叙述、评论家对贝蒂娜的看法等),交错纵横。本书的音乐性在读完全文之前更多地感觉到的可能是混乱,这与我们一昧想要寻找主线、末尾的倾向很相关,但在终结完全文,体会到不同部分联系之传神,总不免会有一种像交响乐一般的宏伟感。

72、小说依托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灵魂与肉体,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昆德拉把一个个的矛盾摆在面前:“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重与轻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对立,而是如作家所说——“是所有对立中神秘、模糊的”。

73、 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的本身 ,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

74、    永恒轮回之说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对它不必太在意,它就像是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一次战争,尽管这期间有三十万黑人在难以描绘的凄惨中死去,也丝毫改变不了世界的面目。

75、投稿、转载、合作请发邮件至:theysaid@1com

76、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小说家,当今世界*声名、最畅销的作家之曾获耶路撒冷文学奖、欧洲文学奖、赫尔德文学奖、捷克国家文学奖,以及多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77、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抛给我们一个严重而不可回避的问题,人能否真的与其“过去”割裂?“传统”能否抛弃?我们所曾固执的信念、秉持、操守、原则、理想、是非等等自我的“历史”甚至人的“历史”是否真能抛弃?这里所追问的不是道义上的“应不应当”,而是事实上的“可不可能”?米翁的回答简单而直接:负载于我们的“生命之重”不可能抛弃!不抛弃“过去”;不抛弃“历史”,最终就是不抛弃“自我”!

78、但是,从那以后,一切都仿佛在暗中和他作对。几乎每一天,她都能对他隐秘的艳史了解到一点新的东西。

79、灵魂与肉体,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昆德拉把一个个的矛盾摆在面前:“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重与轻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对立,而是如作家所说——“是所有对立中*神秘、*模糊的”。

80、且说永恒轮回的想法表达了这样一种视角,事物并不像是我们所认知的一样,因为事情在我们看来并不因为转瞬即逝就具有减罪之情状。的确,减罪之情状往往阻止我们对事情妄下断论。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我们能去谴责吗?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

81、迄今为止,历史不过是还未遗忘的事物的涓涓细流,被引向已被遗忘的事物的汪洋大海。

82、作者简介: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小说的艺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

  发布日期:暂无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