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诗句有哪些(65句精选好句)

朱熹的诗句有哪些

1、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鹧鸪天》

2、朱熹之父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7)从此,他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8)

3、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

4、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学老难成)(朱熹的诗句有哪些)。

6、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7、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謅媚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朱熹

8、古诗词中有很多咏物诗,作者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抒写内心的感受,表达一种哲理,也警示世人应该如何为人处世。南宋有一位大儒学富五车,见解深刻,一生写了无数诗篇,其中就有很多咏物诗。下面分享朱熹的一首诗,短短四句话,没有一个生僻字,却极富理趣。

9、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做事忠诚可靠的人,做事情都会脚踏实地,因此某人的集注中说:“以忠诚,因此才能够做到外表与内心一致。”

10、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1、  問佢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2、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寄林端,时来玩幽赜。

13、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1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15、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16、“理气一体,理在气先”出自《朱子语类》。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依朱熹的观点,“理”是构成物质世界的精神主宰,“气”是物质世界的具体存在。“理”为意识,“气”为物质。理与气合则生人,体现于人中之“理”就是人之“性”,故人性中之道德意识皆禀受于“天理”,即禀受于天地万物之本,这也就是朱子的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思想之要旨。程颐说:“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28)朱熹同意这一说法认为:“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29)“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30)因为恶念是因“天理”为气禀即私欲所蔽而产生的,修养就是要去人欲,存天理,以达到“与理为一”的一种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17、3,曲院风荷。陈璨的《曲院风荷》“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18、出自宋·朱熹《名臣言行录》。我曾经观察到吕公,得到嘉奖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喜悦之色,收到了挫折,也不会有什么恐惧。

19、看了今年的高考试卷,你还敢忽视孩子古诗文经典的学习吗?

20、3,秋。孙锐的《平湖秋月》“月浸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香蓼西风裹,一色湖光万顷秋。”

21、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22、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23、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务必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24、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25、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6、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27、     史上最“悲”的一首分手诗,开头七个字就是千古名句,写尽天下负心人

28、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29、  水调歌头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链丹成。

30、  水调歌头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31、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3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33、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那里方是长进。

34、循序渐进,熟读精思,是朱熹的学习心得。“学在事时斯是理,盍于事上每寻思。但令下学功夫到,上达之机便自知。”(63)“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但得用心纯熟后,自然发处有思随。”(64)朱熹67岁时曾回忆说:“某自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65)举一而反闻一而知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35、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36、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37、朱熹以“仁”作为道德修行为立足点与出发点。“仁义之心”在《孟子》中又被称作“良心”:“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13)传统儒家学者主张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之性,而“仁”是其余四德的统领。对此,朱熹高度赞同:“义兼礼智由仁出,接物当先主在仁。方由四端随用发,譬之四序始于春。”(14)他还强调真诚的重要性,认为“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15)

38、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39、  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40、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41、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42、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43、4,冬。扬眉的《断桥》“白堤一痕青花墨,断桥两点娥眉纹。更有清音敲天外,钱塘万里不着尘。”

44、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45、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等待着识得东风的本来面目,万紫千红的才是真正的春天。

46、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之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47、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48、1,苏堤春晓。张宁的《苏堤春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49、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50、《浣溪沙》宋·朱熹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

51、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52、朱熹其他的诗还有《忆秦娥》、《西江月》、《好事近》等等,因为内容比较多,我就不一一把他的诗粘上来了,题主可以到网上搜索。

53、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54、  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55、  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56、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57、  水调歌头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58、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祗自知。

59、胜日:原来指节日或亲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好的.日子。

60、    苏轼被贬后写出最孤独的一首词,现在还被改编成了歌曲

61、  學者須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62、     西楚霸王项羽只留下一首诗,弦外之音有人知,英雄美人成千古绝唱

63、  鹧鸪天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64、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发布日期:2023-08-13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