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错误造句(50句精选好句)

望洋兴叹错误造句

1、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2、他原以为自己很有能力,很是骄傲,当看到一连串的问题时候,他望洋兴叹了。

3、(曾经·已经)“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已经”强调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4、丁玲《母亲》四:“花刚刚一传到 于敏芝 手中,鼓便戛然的一下停住了。”

5、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精巧。剔透,剔除而使透空明晰。形容奇巧精制、明晰透亮。也形容人聪明灵巧或俊俏标致。

6、(而且·并且)“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它连接的是递进关系。“并且”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于连接并列的动词或形容词等,表示几个动作同时进行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二是用在复合句后一分句中,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7、(鬼怪·诡怪)“鬼怪”比喻邪恶势力,名词,如“要扫除一切妖魔鬼怪”。“诡怪”指奇异怪诞,形容词,如“这些说法实在诡怪”。                     

8、英国是工业革命的________。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的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________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现在的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的。(望洋兴叹错误造句)。

9、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10、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11、异: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还可用于学术、修养、办事手段等方面。

12、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楚分明。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地出现在眼前”。

13、(正确范例)都市宽阔繁华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交相辉映的霓虹灯,令她艳羡不已。

14、麻雀站在鸵鸟面前只能望洋兴叹。他学习那么好,我能做的只有望洋兴叹。

15、曲突徙薪:突:烟囱。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预防,以免发生危险。

16、只能用于否定句、疑问句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闲视之等。

17、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18、树上的桃子太高了,我够不着,只能望洋兴叹。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实词,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0、顿足不前读音:( dùn zú bù qián ) 停顿下来不前进。造句:一旁那年轻人一直注意着张扬,此刻见他忽然顿足不前似乎欲转向那老人,立刻便想晃身挡在他前面。

21、众所周知:周,普遍、全。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都知的”。

22、(2)看着对手过硬的专业水平,他只能是望洋兴叹。

23、破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24、1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25、20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26、(抚养·扶养·赡养)“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如“他用微薄的工资抚养了两个孤儿”。“扶养”,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晚辈对长辈的赡养,如“扶养老人”。“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27、解析 无法自拔:无法从某种困境中解脱出来。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感觉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横线前有“深陷”一词,其与“无法自拔”搭配更合理。由此排除B、C。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原封不动:指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保持原来的样子,一点不加变动。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由前文可知,讨论聚焦在以法语唱本国非遗曲目,所以第三空应填“原汁原味”,由此排除A。

28、(特别·特殊)“特别”指人、脾气、利益、要求、式样等与众不同,如“他人特别好”。“特殊”指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不可作状语。

29、不带宾语:津津乐道、求全责备、司空见惯、漠不关心等。

30、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31、(10)同班的小洋和小朋友总是第一第二名,很多同学只能望洋兴叹。

32、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33、(错误范例)蜀锦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色彩明艳,图案生动,特殊的浮雕镶嵌式立体效果使它显示出别具匠心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错误理由:别具匠心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民族特色是不能用别具匠心来形容)

34、解析 打磨:在器物的表面摩擦,使光滑精致。磨蚀:使逐渐消失。结合下一句“书籍则与世长存”,可知应选“磨蚀”。排除A、C。摆脱:脱离(牵制、束缚、困难等不利的情况)。挣脱:奋力摆脱。“挣脱”比“摆脱”程度更重。前文强调“伟大的思想”,选“挣脱”程度更合适。排除B项。金玉良言:比喻像黄金和美玉一样宝贵的忠告或教诲。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述。至理名言:指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一清二楚:形容清楚、明白。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头就可以数得过来,形容数量很少。历历在目:形容某种景象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35、(处治·处置)“处治”指处分,惩治,如“对那些民愤极大的腐败分子要从严从快加以处治”。“处置”:①表示处理,如“这件事必须妥善处置”;②指发落、惩治,如“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些该死的东西”。

36、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37、感激涕零:涕,泪,零,落。感激得流下了眼泪。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得流下了眼泪”。

38、(题词·提词)“题词”:①指写一段表示纪念或勉励的话,动词,如“题词留念”;②表示纪念或勉励的话,名词,如“他写了一段题词”。“提词”指戏剧演出时给演员提示台词。            

3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0、多适用于诙谐讽刺句:神通广大、五体投地、寿终正寝、衣冠楚楚、洗耳恭听、沐猴而冠、冠冕堂皇、乌呼哀哉、一命呜呼等。

41、(充斥·充满·充溢)“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充满”是中性词,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对象较广,可指人、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充溢”比“充满”的程度重,指装得满满的或充分流露出来,具有形象色彩,常用于书面语。

42、(11)在美丽而神秘的宇宙中,.com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43、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瞠目结舌: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44、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首先通读语段,理解段意。该语段阐述的是一个辩证的观点: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不要依赖译文,但可以参看译文。然后使用排除法确定答案。第③处使用“一旦”与语境不符,因为“一旦”一般导致不好的结果;第③处后面的内容并不是原因,使用“因为”与语境不符,排除B、D两项。第⑤处前后文不是因果关系,不能用“因此”,排除C项。

45、(采用·采取·采纳)“采用”重在“用”,认为合适而使用。“采取”重在“取”,从许多可用的事物中,选择最合适的。“采纳”着重于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                                                

46、(与其·宁可)“与其”用于取舍关系的复句中,常和“不如”相呼应,表示舍此取彼;“宁可”相当于“宁愿”,常和“也不”相呼应,表示取此舍彼。

47、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48、1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49、眼前的高楼洋房、豪华轿车让普通百姓望洋兴叹。

  发布日期:2023-08-13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