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59句精选好句)

孟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

1、(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2、(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3、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5、(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6、(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10、①庠序:古代的学校。②申:反复开导。③颁:通“斑”。

11、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2、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1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14、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

15、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喧哗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齐国话,那是做不到的。反之,如果把他带到齐国临淄庄街岳里的闹市去,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楚国话,那也是做不到的。

16、(译文)仰起头来看看,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

1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8、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公孙丑章句下

1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20、①暴:同“曝”,晒。②奕:围棋。③数:技术,技巧。

21、(解释)不依靠规和距,不能画成(标准的)正方形和圆形,

2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3、(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24、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2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6、(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27、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28、※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xiè)①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29、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0、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3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32、“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33、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34、(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6、※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yì)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

37、(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3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章句下

3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40、(赏析)中国最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得到众人的拥护成了每个人的要求。几千年传承下来。这“和”却慢慢变了味,学习中有同学吵闹影响了学习,为了求“和”,不阻止;工作中有同事影响了工作进度,为了求“和”,不吱声;……“和”成了“讲面子”“拉关系”。错矣!这样的“和”只能是利益的暂时一致,永远做不到人心的团结。

41、胸中正,则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

4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43、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44、(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45、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46、(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47、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48、※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49、“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50、(赏析)孟子所说的“道”,是推行仁义、施行仁政之道。为了强调仁政指导的重大作用,孟子接连运用对比,直接点出了“得到”与“失道”在结果上的区别——“天下顺之”和“亲戚畔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这句话也成了后世儒生用来游说君王的重要法宝。

51、(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52、(感悟)兼听则明,兼信则暗。不迷信权威,勇于独立思考,才能更明白的看待这个世界。

53、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五种关系,是大自然的规则,不是谁发明的,是本来就存在的。你顺应规则,就一生幸福,违逆规则,就会招灾惹祸。

54、(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5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56、(感悟)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57、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58、(感悟)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只能面面俱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最后只会碌碌无为。

  发布日期:2023-08-10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