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最著名的名言(62句精选好句)

孔子一生最著名的名言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名句(孔子一生最著名的名言)。

2、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采,就显得粗鄙;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夸。只有文采与质朴和谐地配合在一起,这才成为君子。

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7、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名言

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白羊座的筒子似的性格急躁,得到一些资讯或新知,转身就可能心直口快的炫耀出去,一知半解的演说会给人留下浮夸的印象,所以白羊座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用沉稳博学的修养来平衡自己急躁的性格。

12、她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

14、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论语》 

15、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散游诸候,传教布道,有的成为王师卿相,有的隐居的不仕。其中,颜回,子夏,子贡,曾参升为圣人。

1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17、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予以讲求,听到道义所在不能前往,有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是我的忧虑。

1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9、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孔子做人名言不学礼,无以立。

2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2、书籍用得好的时候是最好的东西;滥用的时候,是最坏的东西之一。

23、翻译: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翻译: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

2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5、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孔子名句

2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语录

2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翻译: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28、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29、《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3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1、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32、每一滴水都具有水的全部特性,但是决不会有风暴。

33、即使断了一条弦,其余的三条弦还是要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

34、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6、⊙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8、“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39、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著名政治家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篇二)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40、这十句是孔子对做人的看法和观点,适合用于“为人”“处事”的常考作文主题。

41、⊙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2、翻译: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两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  8)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5、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46、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47、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语录

48、⊙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0、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1、如果不让心灵成为自己的先知,不让它经过一个孤独的检验的自我恢复的过程,便让它接受别的心灵找到的真理,那么,无论那真理多么光辉,它也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5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3、⊙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4、⊙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5、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6、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57、改是,听言信行,更察言观行,发於宰我之昼寝

58、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名句

5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60、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6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发布日期:2023-08-03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