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孟子的名言警句(57句精选好句)

出自孟子的名言警句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

2、(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出自孟子的名言警句)。

5、”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6、孟子辞锋犀利,辩才无双,在应对各国君臣的时候,引经据典,逻辑严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都出自孟子之口。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解读)秀:出众,突出;摧:摧残。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倒。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出自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9、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孔子之门徒,颂述宓义以来至文武周公之法制耳,虽及五霸,心贱薄之,是以儒家後世无欲传道之者。故曰臣未之闻也

10、(解释):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11、(解读)出自清·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释义: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12、(解释):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1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荣辱》

15、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词

17、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18、(22)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

19、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孟子有什么特长,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0、“以德报怨”是我们熟悉的一句话,通常理解成为人处世的准则:别人欺负你了,要用胸怀去包容他。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

2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22、(52)  浅处无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3、(88)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诗经》

24、(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25、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26、(解读)出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解读:维护国安安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思想。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国家安全。

27、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8、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29、(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30、(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32、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荀子·大略》

33、(出自):《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3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5、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下面是整理收集的孟子中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参考!

36、(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7、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38、一个学生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德报怨”的,之所以出现被误解误用,可能是断章取义地曲解。

39、(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40、我们经常会用这个词形容那些毫无根据、凭空产生的事情,但它的真正意思可恰恰相反噢!菌菌在这要“敲黑板”啦!

41、(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4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43、孔子赞成"言而有信","言有信"没问题,"行有果"也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言必信,行必果"。他反对的是这三个字中间的"必"。"必"就是必然、极端。这句话中的“小人”不是指坏人,而是指境界不高的人,境界不高的人才会这样想问题。

44、(63)  世外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

45、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46、“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47、其实孔子的意思是想两遍就赶紧去做,想来想去的还不行动你墨迹啊!

48、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荀子·大略》

49、(87)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引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句。

50、(解释):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51、(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5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

53、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54、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55、(50) 得意不可再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均系《治家格言》名句。

56、语出《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发布日期:2023-08-02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