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语录60句(87句精选好句)

王阳明语录60句

1、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2、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3、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4、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5、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6、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7、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8、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王守仁

9、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10、    故洛谦学堂为此理想,招收3~13岁的学员,以入学文礼书院为目标,以成为时代与国际大才为志。力求在3~5年的时间里,让孩子包本背诵30万字经典(中文20万+英文10万),进入文礼书院。

11、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王阳明语录60句)。

12、   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13、 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14、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15、知行合“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

16、安定情绪,物我两忘,不是什么都不想,死人才什么都不想呢。

17、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

18、我不开心,我不快乐,是因为我的认知,我的思想从来没有与我的行动统一。我一直在做违背我内心的事情,怎么能快乐呢?

19、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和尚答:“还有老母。”王阳明再问:“想念她吗?”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20、只有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21、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22、这你的本性,就相当于王阳明所说的“心”。本性自足的意思就是,指每个人都具有宇宙间的一切智慧,也就是说宇宙间一切皆藏在自己的内心中,其他万法诸相皆由心演变而来,你也可以理解为由心投影而成。

23、孔子无不知而作;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此是圣学真血脉路。

24、善与恶的区别只是一字之差,却是天与地的区别。知善知美,这是圣人,知恶知丑,这是恶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来自于你的内心。就像互联网上,喷子无处不在,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就是为自己种下的恶果的体现。

25、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少喜谈兵,曾欲结客收复洮西失地。上陈《边议九条》。交好范仲淹,研读儒家《六经》。嘉祐进士。任签书渭州判官公事,协助渭州军帅蔡挺筹划边防。熙宁二年(1069)为崇文院校书。次年,因病屏居,读书讲学。

26、   蜡烛能发光,光却不仅在蜡烛上,还可以在太阳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因为你的心已经是太阳,正大光明,普照万物。这就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

27、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28、   喜欢蔑视、贬低和打压别人的人,修养品行往往都是下乘,这种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29、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0、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守仁

31、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守仁

32、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33、真理就在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

34、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守仁

35、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守仁

36、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37、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3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39、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王守仁

40、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41、(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42、“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守仁《传习录》

43、(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44、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

45、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46、(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47、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守仁《双峰》

4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49、父母关注子女的教育及成长,并能以身作则做好成人读经自我学习。

50、山里的贼看得见,可以对付,但心里的贼藏得很深,很难破。人的心中有4个贼,大概是名、利、权、色,藏得很深,难以根除。

51、◆节假日按国家法定假日休息。寒暑假各放15天。

52、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53、 这一场演讲,将解决您和孩子面对教育的一切问题---

54、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55、   然后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56、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57、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58、    这些孩子,十年书院的学习,不说学富五车,就是那一身的技艺——古琴、书法、剑术、弓道、瑜珈、养生医学为书院必修的课程,且皆延明师教授,能“依于仁,游于艺”——想想就幸福;

59、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60、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61、人若著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62、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

63、《一场演讲,百年震撼》(2001年王财贵教授于北师大)

64、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守仁

65、年轻时候的王阳明志向高远,爱好广泛,是一个天赋卓绝的年轻人,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有着一身傲骨,宁可蹲大狱,也要为正义说话。

66、熙宁十年(1077年),张载同知太常礼院,复以病归;岁末,病逝于临潼,时年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嘉定中谥“明”。

67、这些孩子,十几岁便熟背四书五经,能阅览《史记》、《资治通鉴》、外文名著等等,遍览人间嬉笑怒骂,晓世事之百态,知国家之兴衰,胸怀天下——想想就幸福;

68、 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自由和不伤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过这样一个漫长却必经的过程,善恶标准、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会方非镜花水月。

69、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70、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7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72、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73、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74、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王阳明的军事能力是一流的。除了平定宁王的叛乱外,王阳明的剿匪也是一流的。当时,湘、粤、闽、赣四省交界处有很多土匪,他们盘踞在山林里,势力很大,官府也围剿,但每次都拿这些土匪没办法,前任巡抚还因病辞职,足以看出这些土匪的难缠。

75、◆外文经典10万字共四本:《仲夏夜之梦》《小爱神喜颂》《英文名著选》《英文圣经选》

76、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

77、   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78、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79、天理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可却被蒙蔽了。

80、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81、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

8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83、◆每两周放假一次,周五下午4点可以接。周日下午6点前送回学堂(外省的孩子家长不方便接的,可以由家长和学堂商量一个月或两个月接一次)。

84、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85、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王守仁《传习录》

86、此心在物则为理,如此心在事父则为孝,在事君则为忠之类是也。

  发布日期:2023-07-23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