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名言(77句精选好句)

冯友兰名言

1、人对外部世界首先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

2、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3、当你做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应该再做那些需要的事。——巴斯德

4、若是这样,也有一种解决的方法,就是把手段的好,与内有的好看做一样的东西。譬如我写字是求你们看的。但是你们要是不看的时候,我就可以看做我自己练习字,那就无所谓痛苦了。不过有些东西,也不然。如茶,人总不愿意把它当作内有的好看待。(冯友兰名言)。

5、是、非的概念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自己的有限的观点上。所有这些观点都是相对的。——冯友兰

6、“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如果正确理解的话,不能把它称作完全是入世的,也不能把它称作完全是出世的。它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它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冯先生的评论总是如此精辟绝妙。(冯友兰名言)。

7、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中外名人名言人生乐在相知心。--(宋)王安石

8、境界高的人,面对、享受的世界大;境界低的人,面对、享受的世界小。

9、   人类一切学问,当以正德、利用、厚生为三德。                              (黄侃)

10、屈服在权威的前面是一种耻辱。——佚名关于荣辱得失的名言,名誉是人生的第二生命(3)

11、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即古人所谓立言、立功、立德。而所以成功的要素亦有三;才、命、力,即天资、命运、努力。学问的成就需要才的成分大,事功的成就需要命运的成分大,道德的成就需要努力的成分大。

12、第一句:人对于天地的认识即所创造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天地的自我认识,这就是为天地“立心”。

13、科学可以增加人的积极知识,但不能提高人的境界。——冯友兰

14、人生的意义,全凭我们对于人生的了解。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

15、此境界中的人,出发点不是自己,而是社会,是大众,以社会之福祉为自己奋斗的意义。这类人,即是儒家所谓君子,君子喻于义,已天下为己任。

16、利用寸阴是任何种类的战斗中博得胜利的秘诀。

17、庄子说:“泉涸,鱼相处于陆。相昫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论这些问题,亦只取“相忘于江湖”的态度。

18、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19、而张飞目标很明确,他就是想打败吕布,在屡次跟吕布交锋中,他就能得到很多提升自己的经验和机会,而吕布只是想保持不败的心态,很难从中再次提升自己。

20、著名学者、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曾说过:“人兼具动物性、社会性和超越性,可以下堕为畜生,也可以提升为圣贤。”其实活在自然境界的人,就是动物性的展现。

21、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人生活的规律,这个年代人的生活规律,就跟以往人反常,现代人大多数都爱熬夜,如果你喜欢早睡早起,很多时候,就会跟家人生活不到一块去,就容易吵架。就好比你妻子爱熬夜,你喜欢早睡早起。你早睡,他刷短视频,打扰你休息,你心情不好,就容易发火,就容易吵架。

22、读一本书,你能记住几句话?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任何人读书,都做不到过目不忘,大多数读完后,都无法消化掉整本书,顶多记住了几个重要的情节。

23、汤用彤(1893-1964),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湖北黄冈黄梅县人。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入汉姆林大学、哈佛大学深造,获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汤用彤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

24、第三句话:“前事不忘”,不是延续一般的中国学术体系,而是延续儒家的学术体系。

25、这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袭明,袭明的意思是善于用人,就如刘邦一样,能把手下每个人的才能发挥到最大,就是知人善用。如果一个人知道了自然规律,就会根据自然规律来指导别人或是自己去做一些事。

26、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27、活在这个境界里的人,驱使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大都来自于人的天性,而评价事情的标准,要么是社会上早已约定俗成的规则或社会习惯,要么就依照他们自己的本性,他们也未曾了解到这样做事的意义。

28、莫要由于侥幸取得一次收获,便否认踏实苦干是成就的基础。——佚名

29、“天地之心”最早见于周易《复》卦彖辞,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此处的“天地之心”是指天地间万事万物阴阳消长的规律性。张载的思想深受易学的影响,曾在长安坐虎皮椅讲《周易》,并且著有《横渠易说》,因此他所谓的“天地之心”是与易学密切相关的。

30、功利境界的人与道德境界的人两相比较,前者以“占有”为目的,后者以“贡献”为目的;前者是“取”,后者是“与”;前者即使“与”,最终仍在“取”,后者即使“取”,最终仍在“与”。

31、为万世开太平: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

32、对于理学家创始人之一的张载而言,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佛老特别是佛教的兴盛,天下最聪明的头脑都被吸引过去,作为中华本土文化中坚的儒家,文化自信受到极大挑战。

33、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

34、尊于位而无德者黜,富于财而无义者刑。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陆贾

35、《中国哲学简史》在市面上有多个版本,重庆出版社近日推出的《中国哲学简史》(珍藏版)用匠心打造上品,从三个方面对版本进行了提升和优化:

36、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37、好的意义,就着本能而言都是好的,凡是能使欲望满足的都是好,欲望冲突以后,不包括在“和”之内的,好就变成恶了。好还可以分为两种:内有的好,本身可以满足我欲望的,如糖的甜;手段的好,他本身不能使我们满足,可是他能使我们得到满足我们欲望之物,如药是苦的不好吃,是不能满足我们的,但是他能使我们身体康健,可以使我满足。

38、生平小传搭配珍贵影像,让读者在读懂《中国哲学简史》的同时,也了解了名著后面的大师级作者,去追忆和缅怀一代大师,去久久回味他睿智的思想。

39、我方才所说的一片话,大家总不能说是就满意,因为如今人所欲知者,实在并不是“人生的真相”。而是要解释“人生的真相”,人生是为什么?为字有两种意义。

40、不管我们受到什么样的耻辱,我们几乎总是有能力恢复我们自己的名誉。——拉罗什富科

41、有的人常常说我立志要做大学问家,或立志要做大政治家,这种人是可以失望的。因为如果才不够,不能成为大学问家;命运欠好,不能成为大政治家。唯立志为圣贤,则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成功。圣贤是道德的最完成者。普通人以为圣贤需要特别的在事功文学方面的天才,那是错误的,王阳明并不因为他能带兵而成贤人。所以学问的成就需要才,事功的成就需要幸运的遭遇,道德的成就只要努力。

42、冯友兰先生晚年撰文补充说,这是参考孔子自述得来的,说“五十而知天命”就是知天,“六十而耳顺”就是顺天命,也就是事天,“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同天。至于乐天,孔子自述时未涉及,但《论语》记载孔子“乐”的地方很多,多是指精神境界,即乐天。

43、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44、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45、黄侃(1886-1935),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黄冈蕲春县人。1886年4月3日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山西大学等任教授。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46、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4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儒学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

48、对名欲的欲望,是一切伟大心灵的本能。——伯克

49、生命是每一个人所重视的;可是高贵的人重视荣誉远过于生命。——莎士比亚

50、自然,一个人通过不断的学习、修养,提升自己的觉解程度,境界也会提高。

51、目的,所为什么。陈独秀说过:“我们人类究竟为的什么,应该怎样,如果不能回答这两个问题,模模糊糊过了一世,也未免太觉无味。”独秀先生的话,可以代表一般人要解答这些问题的意思,我也很遇着几个人要问这个问题,以为是要不得这些问题的解答,人生未免太乏味。方才我说人是天然界一个东西,人生是人的一切动作,就这个动作分析起来,有种种的部分,每一部分的行为,说起来是人为的,而从人生全体看,却是天然的事情,譬如演戏,件件的举动是假的,而其全体却真是人生的一件事情。凡是天然的,不能问他是什么目的,如雨就是雨,山就是山……吾人观天然界的东西,只可说他“就是如此”,不能像人为界里的区分为目前与手段。在人为界里的事情,可以说是有目的。但是全一个人生,就不能说有什么目的了。

52、自然境界,就是人生的最低境界,无非就是吃饭穿衣,过去农家妇女有个口头禅,叫“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53、至于事功的建立,则是“命运”的成分多。历史上最成功的人是历朝的太祖高皇帝,刘邦因为项羽的不行而成功。如果项羽比他更行,他决不会成功。学问是个人之事,成功则与他人有关。康德成为大哲学家,并不因为英国没有大哲学家。而希特勒的能够横行,却是英国的纵容和法国的疏忽所致。历史上有些人实在配称英雄,可是碰到比他更厉害的人,却失败了。有的人原很不行,可是碰着比他更不行的人,反能成功,所谓“世无英雄,遂令竖子成名”,所以事功方面的成就靠命运的成分大。“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我们不应以成败论英雄。

54、张载所立的“天地之心”即揭示的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就是建立在易学哲学基础上的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礼记》云:“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55、当信仰丧失了,荣誉也失去了的时候,这人等于死了。——惠蒂尔

56、我不能把利益放在荣誉的前面,我的荣誉是比利益更重要的。——莎士比亚

5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外名人名言4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58、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否则反此。——孙中山 

59、在这本书中,冯友兰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成为他人难以企及的典范。

60、一个放弃了名誉的人就等于放弃了生命。——阿雷蒂诺

61、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富兰克林

62、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63、科学的知识,虽是广大精微,但亦是常识的延长,是与常识在一层次之内底。——冯友兰

64、冯友兰先生说:“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65、这句话是北宋大儒张横渠说的。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

66、出自张载《横渠语录》,原文如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67、第二句:儒家将外在与内在统一结合起来,将天与人、顺应自然与自强进取结合起来。

68、张载进则为循吏,退则为乡贤,以实际行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开拓了儒者担当新局面。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曾作《圣哲画像记》一文,从数千年灿若群星的中华历史伟人中精选32位,作为子孙治学的门径:

69、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论所做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这一类人既不贪生,又不怕死。他们晓得除“我”以外,上面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他们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会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

70、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学精神所在。

71、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72、贾平凹15条经典语录,生命是孤独的旅程,探索活着的意义

73、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74、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哲学理论高度批判佛教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张载哲学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中国哲学史和关中思想文化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并对11世纪后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5、一个人生下来就很白痴的话,那他是不会也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他在智力和其他能力方面都无法做到。但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在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远超常人的话,那通过教育和后天的各种培养,成功的几率就会很高。

76、活在这个境界里的人,驱使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大都来自于人的天性,而评价事情的标准,要么是社会上早已约定俗成的规则或社会习惯,要么就依照他们自己的本性,他们也未曾了解到这样做事的意义。

  发布日期:2024-03-29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