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童言无忌家长记录(34句精选好句)

4岁童言无忌家长记录

1、一个人爱不爱占小便宜,往往决定了他一生的格局。

2、作者:(美) 琳·洛特,芭芭拉·曼登霍尔著,花莹莹 译

3、《童年游戏力-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10日--16日)

4、从小,我们就教育小诺一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要。

5、托马斯·戈登博士,美国执业心理学家,师从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并留校任教,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等职。《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让你和孩子更贴心》诞生30周年之际重新得以修订。父母效能训(P.E.T.)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于40多年前创立,是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父母训练教程,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让每个人在冲突中都赢。这本备受推崇的家教经典,是世界上第一套经过深入实践与研究、广受赞誉,并经受验证的父母培训教程,经过几十年的使用。

6、结果小诺一快要吓哭起来了,抱着我的大腿叫:“妈妈不要打,阿婆不要打,阿姨也不要打,小诺一自己打就好了,呜呜呜。。。”

7、“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你年少掌心的梦话,依然紧握着吗?”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听着这首有些凄凉的歌,这其中夹杂着蟋蟀们杂乱的、吱吱的叫声;小鸟们欢快而优雅得叫声,心中真是五味杂陈。

8、他知道孩子还小,说出这句话也是无心之举,而且娃不可能懂得财产归属权问题,这说明自己的女儿和女婿经常在家里打起自己财产的主意。

9、武志红,1974年生,1992年考进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硕士毕业后,进入《广州日报》工作,目前主持《广州日报》每周六见报的“健康·心理”专栏。本书精选“健康·心理”专栏32篇阐述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文章,包括父母溺爱、高考压力、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方面面的家庭问题。所取案例真实,分析透彻入理。专业的心理学原理与概念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鲜活,足以被所有普通人理解、接受,进而促进为人父母者的成长,不让家庭伤人的悲剧再次重演。

10、提供惯用的言语示范:很多大人在和孩子说话时不由自主地会使用“宝宝型”的语言,比如“吃饭饭”、“看书书”之类的表达。其实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表情、语气和内容,不需要特意使用幼稚化的言语表达,并且大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类似的可爱语言,这样的交流方式反而会让孩子感到混乱和困惑,也很难适应大人的语言环境。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留有的宝宝型的语言可以适当给予修正,并且在平时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尽量使用我们常用的言语作为良好示范。

11、以另外一个33岁的名叫KatieJones的女人为例,

12、   睡前阅读习惯在孩子两岁左右就已经养成,每天午休、晚睡前必读两本幼儿绘本,睡前阅读已经成了她的必备环节。坚持睡前阅读可以让孩子更加心平气和和心灵手巧,当故事情节生活再现时,大人的顺势引导,可以让孩子更加心平气和的接受现实和消化情绪;当相似情景发生时,大人的旁敲侧击,可以让孩子心有灵犀、触类旁通。

13、“快过来,快过来,就差你们几个了。”老师大声的喊着。“咔嚓”一声下来,所有同学都围了过去,只见那照片上只有光秃秃的64个人影,所有同学都齐刷刷的看向老师,只见老师红着脸,很不好意思的说:“失误,失误,再来一次。”“咔嚓”一声下来,老师的身旁再一次围满了同学,我努力的挤进去,凑到老师的身旁。只见这次照片上不再是光秃秃的64个人,而加入了一望无际的蓝天、洁白的云朵、高大的教学楼、笔直的大树、美丽的花园、起跳的双脚、一个个如花似的笑脸还有令我们骄傲的毕业证书。

14、   从源源来到我们家已经5年了,升级为妈妈后,越来越发现育儿工作的艰巨(在此向伟大的老师们致敬),没娃的时候坚信自己是温柔的妈妈,有娃以后经常徘徊在抓狂的边缘。养育孩子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不仅仅需要财力,更需要智慧、精力和耐心。作为家长的我们和孩子是在互相的学习和成长,而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让人惊喜不已。在此分享几点我对育儿的一些思考,与大家一起交流,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

15、作者:(美)舒尔,(美)迪吉若尼著,张雪兰译

16、《童年的秘密》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在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它让世人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而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应是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帮助。

17、一同事想生二孩,劝儿子说再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好处多多:“会陪你玩,当你的小跟班。”

18、这是尹建莉的第二部家庭教育著作,在内容方面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并列。本书仍采用案例写作的手法,案例主角扩展为更多的孩子,展示了前一本书尚未涉及的另一部分儿童教育生活。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和妈妈的亲和,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

19、孩子认知有限,再加上语言组织能力不强、思维逻辑混乱,经常一开口就东拉西扯、词不达意,说话也很没有条理。家长如果不加以干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会得到提升进步。

20、“叮铃铃——”放学铃声响了,老师没有让我们放学的意思,只见他眉头紧皱,创口贴外面隐约露出一丝红色。老师轻轻地说了句:“今天晚一点下课,把刚刚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

21、眼见的客人似乎慢慢地随着奶奶的拉拽,又有往回走的意思了。站在一旁的小女孩冷不丁地来了一句,晚上还在别人家吃饭,那多不好意思啊。

22、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想要孩子将来有出息,首先,父母要改变自己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再引导孩子不要去占别人的便宜。

23、亨亨在电视里听到播音员说某某安息吧。她就问爸爸:“爸爸,安息是什么意思?”爸爸说:“安息就是睡觉。”“哦。”亨亨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第二天晚上,亨亨严肃地对妈妈说:“妈妈,今晚我想和你一起安息。”

24、   有一次,大宸在洗澡时,注意到浴室窗台上并排放置的几瓶洗发水和沐浴露,瓶子上的容量有的标注毫升,有的标注克。大宸问我,1毫升是多少克?80克等于多少毫升?我告诉他,克和毫升分属重量单位和容量单位,不同液体的重量和容量单位之间换算比例也不同,并由此进一步向他介绍了其他的度量衡单位,他非常感兴趣。后来,他还去图书馆借了关于这方面的书籍,还知道了“盎司”“磅”等单位,甚至还拿来考我们,问我们知不知道。

25、看着老师这个样子,还坚持来给我们上课,我心想:这真是“轻伤不下火线”啊!不由得一种敬佩与同情之情油然而生。

26、其他演员:金志轩、孙溪晨、傅禹博、关昕卓、王嘉聪、张郝泽、付佳、刘凯郡、赵明远、胡思晗、孔然、闫宁芮、潘钟麒、付圣然

27、萌萌属虎,常常以大老虎自居,妈妈为了劝萌萌吃饭说:你现在只是个小老虎,只有好好吃饭长大了,才能真正成为大老虎!萌萌听了之后问:妈妈你现在属狗,是不是等你老了就属老狗了?

28、这样,孩子的内心才会是温暖的、积极的、向上的,才会成长得越来越快乐、优秀。

29、作者:(美) 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著

30、她在节目中大方称妈妈为“戚哥”,还谈到长大后想要从事化妆品行业;跟爸爸一起与妈妈通话时,一家人隔着手机屏幕玩起了说唱,Lucky直接用小奶音来了句“你的老婆疯啦。小孩子没疯”,把爸爸妈妈都逗笑了。

31、每个大人都知道“童言无忌“这个词,也不会有人和孩子斤斤计较,其实当事者和孩子更在乎的是家长的反应和态度,成年人之间的尴尬很好化解,孩子的心里是不能被忽视的,不能简单粗暴的一带而过,孩子或许已经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大人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坦然面对,学会释怀,随着成长,慢慢的有哪个成年人还会像孩子一样说话口无遮拦呢?

32、给花儿理发一天4岁的儿子蹲在盛开的菊花前,手里拿着小刀专心致志地在“割”花。我告诉儿子这花是不能割得,儿子却说:“花儿的头发长了,我给它理理发”。

3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19日--25日)

  发布日期:2024-01-18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