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意思和道理(48句精选好句)

守株待兔的意思和道理

1、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2、                                                                                                       

3、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是说,相传在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野兔撞到了树桩上,扭断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可以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守株待兔的意思和道理)。

4、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5、发明这套技术及其权威理论的不知是何方圣人,大家趋之若始,削尖脑袋去祈祷,也许就是利用了咱们的私心。这套守株待兔的技法,之所以令人深信不疑,不曾反驳,乃至一身学识也没有反驳的一丝痕迹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己那一点私心在作怪。

6、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7、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8、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里要记住“因”这个字,我们现在多用于表示原由,组词“因为”。但在文言文当中,“因”有几个意思,其中一个表示“于是”的意思用得很多,大家要记住。“释”是指放下,我们经常说爱不释手,说明非常喜欢不舍得放手。这里的“释”也是放下的意思。“其”在文言文中一般是指示代词,意思是他的。“耒”,是指农具。“冀”是希望。“复”是又,再的意思。就如我们常说的复习,就是再次学习,又一次学。所以这句意思是,于是放下了他的农具守在树桩边,希望能再次得到兔子。那么是谁放下农具呢?当然是那个农夫啦。这个句子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省略了主语谁。那个农夫于是放下了农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次得到兔子。

9、推荐书籍《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找出这些成语的寓言故事,用学到的方法读一读。

10、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11、  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军必经之地,我们只要在此做好准备,守株待兔即可。

12、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13、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议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恐怕不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那么)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吧,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这时他)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就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那壶酒。

14、《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1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16、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17、  道理:告诉人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批判了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狭隘的个人经验的思想方法,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能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而是要主动积极的做事情,不投机取巧,亲自动手。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有收获。

18、释义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   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 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   

19、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20、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出身韩国贵族。师从荀子。

21、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2、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mí)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23、谁料,农夫被这只鬼马精灵的小灰兔收拾得服服帖帖,每天按时出门耕地,最后……

24、祠: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5、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26、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27、那如果每天都有一只兔子撞到树上,那该有多好。这样很快就能发家致富了。一个月过去了,竟然没有一只兔子撞树,地里的庄稼直到这一天……

28、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

29、只看着这些图,你还能像刚才那样用文言文讲一讲吗?

30、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31、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2、  这个故事包含着两种寓意,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这告诉我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33、《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34、第要否定自己生活的意义,要否定这个社会的希望,也就是进入整个社会动荡、没有希望的状况。

35、如“超、赶”。日本的汉字“走”,到现在也是指跑步的意思,只是读音不一样而已。“折”可以组词折断,句子意思就是兔子跑的时候撞到树桩上,折断颈部死了。

36、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7、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守株待兔的典故文言文

38、就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岛上的土著居民们就会在身上用红色颜料写上USA的字样,然后扛起木棍做成的假枪,郑重其事地在岛上列队行军。这些岛民还用木头做了一些奇怪的眼镜戴在脸上,盯着树叶翻来覆去地看,还用木头和干草做了一架假飞机当作图腾。

39、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40、就像杀人的各类功夫,不单单为了杀人,探寻明白杀人时如何运用劲力,彻底挖掘和究竟人类的潜能,发现内在宇宙和外在宇宙的奥妙,体会自然赋予人类,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份觉悟而已。

41、③冀复得兔(    )  ④而身为宋国笑(     )

42、 冀——音计,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 译文: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

43、宋(宋朝) 释(解释)颈(颈项) 待(等待) 

44、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突然却远远跑来一只兔子。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个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边的大树,这一撞,撞断了兔子的颈部,兔子当场倒地死亡。

45、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

46、  所以“走”原来的意思是跑。后来有走字底的汉字,也大多跟跑的动作或姿态有关,

47、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发布日期:2024-01-11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