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三到(56句精选好句)

读书有三到

1、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2、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读书有三到)。

3、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dǎo)(1)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2)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5、动静观: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行(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

6、    我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和积淀,具有感发人心、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增长知识的功能。小古文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和读起来琅琅上口而越来越受到喜爱。这一期,老师们为大家精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小古文,相信会给大家带去很多知识和美好的感受!让我们赶快一起开启这段美妙的小古文诵读之旅吧!

7、(2)漫浪:随随便便,散漫放任,不受拘束。

8、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9、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

10、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11、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2、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

13、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然后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一样,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后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慢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14、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15、意思是:读书要讲究“三到”,也就是说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要诵读。

16、诵读|小古文《放风筝》/诵读|小古文《乡村》/诵读|小古文《芦花》/诵读|小古文《荷》/诵读|小古文《菊》/诵读|小古文《雨》/诵读|小古文《雪》/诵读|小古文《日月星》/诵读|小古文《日时》/诵读|小古文《猫捕鱼》/诵读|小古文《猫斗》/诵读|小古文《龟兔竞走》/诵读|小古文《五官争功》//诵读|小古文《松》//诵读|小古文《桂》诵读|小古文《莲》//诵读|小古文《杨柳》//诵读|小古文《岁寒三友》//诵读|小古文《读书》

17、尝(cháng)    岂(qǐ)     漫(màn)         

18、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19、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好像出自于自己的口。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自己的心里所想的一样,然后可以有自己的心得。至于那些对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进行取舍。

20、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21、"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22、 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叫《训学斋规》,专讲读书做人的规矩,是专门写给刚刚启蒙的孩子的,《读书有三到》就出自于此。

23、此:这里(书本);则:那么;既:既然;漫浪:随便;决:一定;亦:也;也:语气词(无实意)。

24、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25、9月5日起。大家可以跟着择学堂平台推送的内容学习,学习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50篇基础篇+50篇提高篇。

26、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并且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地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死记硬背,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地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27、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28、                ——藏克家

29、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30、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31、好句、好段: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2、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3、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34、理气论:朱熹的哲学体系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

35、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

36、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37、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8、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39、                ——狄德罗

40、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

41、                 ——陆游

42、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43、《读书有三到》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

44、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45、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6、              ——《三国志》

47、小学生必背文言文专项训练——《司马光救友》

48、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49、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50、(1)心到,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51、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口。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

52、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

53、朱熹(115—1200.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54、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

55、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身"?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发布日期:2023-07-21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