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大全(74句精选好句)

安全生产知识大全

1、必须证照齐全有效,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到位。

2、b) 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3、  (1)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4、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5、答:磨损程度断丝情况腐蚀情况润滑情况变形及其他异常现象绳连接部位或末端固定部位检查有无松开、脱开现象。

6、(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7、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的具体要求。《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矿山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二是通过明确责任使各级各类人员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建立和谐社会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8、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安全生产知识大全)。

9、(9)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

10、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11、答: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12、(4)电线留头要用绝缘胶布包扎好或临时配电插座盘。

13、三同时:即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4、消防控制室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15、特别是当前建筑企业有大量的农民工涌入,他们对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的特点不了解,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不清楚,对安全基础知识和操作规程没掌握,在施工生产中自我防范意识较差,如不加强培训,更容易造成对自己或对他人的伤害,以致于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可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好,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大漏洞,是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16、e) 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17、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8、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19、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要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20、(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21、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最低坠落点。

22、凡有两层(含两层)以上作业人员,同时在同一垂直体内作业,这样容易发生物体打击的作业,称为交叉作业。

23、企业安全生产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是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提高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提高广大职工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自觉性,增强对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水平、熟练掌握安全技术要求处理事故的能力。

24、必须建立监测监控系统并有效运行,落实定期巡查和值班值守制度。

25、b) 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应开展防火检查;

26、在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一些指导性文件,如《职业事故和职业病记录与通报实用规程》中,将职业事故定义为:“由工作引起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并导致致命或非致命的职业伤害。”我国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27、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4个基本机制组成。

28、准备程序应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包括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应急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应急物资的准备、预案的演习、公众的应急知识培训、签订互助协议等。

29、火灾防治途径:一般分为阻燃、火灾探测、灭火等。

30、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解释是: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1、必须建立机械通风系统,局部通风管理安全可靠。

32、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如铆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

33、  (6)不安全行为: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34、《现代汉讲词典》对“事故”的解释是: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

35、必须证照齐全有效,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36、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37、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到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全社会为之奋斗的目标。

38、必须证照齐全有效,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39、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 

40、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41、电离辐射的防护,主要是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电离辐射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通称“外防护三原则”。内照射防护的基本防护方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护措施。

42、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43、学习并掌握车辆、轮船、飞机等突发意外的自我保护知识和处置常识。

44、3 单位应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在明显部位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志。

45、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是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组织进行的日常检查。一般来讲,包括交接班检查、班中检查、特殊检查等几种形式。

46、电器短路。由于线路绝缘损坏,导线短路产生强烈的火花,引起可燃物起火。

47、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强生产经营单位

48、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49、b) 提示性标志。如:在显著位置设置单位总平面图,楼层、房间设置疏散指示图;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50、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1、(2)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作业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度、操作规程等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查阅相应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被执行。

52、  (3)安全管理: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制措施。

53、他人生命与你的一样宝贵,不应该被忽视,保护同事是你应尽的义务。我不伤害他人,就是我的行为或后果,不能给他人造成伤害。在多人作业同时,由于自己不遵守操作规程,对作业现场周围观察不够以及自己操作失误等原因,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现场周围的人员造成伤害。

54、答:不安全行为是操作者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55、春天的大风容易使风疹病毒得到广泛传播,所以出门要做好防护措施。

56、  (2)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57、安全检查表一般由工作小组讨论制定。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及评价等内容。

58、答:低压架空线在居民区的安全距离:10千伏为7米;220伏线路为6米。

59、答: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因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的危险,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称为保护性接地。接零是将带电部分相绝缘的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外壳或构架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零线相连接。

60、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安全色规定为哪四种颜色?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61、通过事故调查分析,在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者的基础上,要认真总结的事故教训,主要是在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漏洞和隐患,要认真对照问题查找根源、吸取教训。

62、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或超过检测周期的安全工器具

63、(4)接点或连接处接触不良电阻过大,导线发热。

64、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

65、g)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情况;

66、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3个条件同时存在,所能采取的基本措施是: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点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

67、(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68、重大事故尤其是涉及危险物质的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紧急撤离应急人员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

69、根据《工会法》及《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保障情况,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等。

70、建筑作业时必须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场方可作业,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和搭建建筑支架、严禁穿拖鞋。

71、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72、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

73、机理: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物质较多,常见的有金属粉尘(如镁粉、铝粉等)、煤粉、粮食粉尘、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纸粉、木粉、火炸药粉尘和大多数含有C、H元素及与空气

  发布日期:2023-12-06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