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名言(89句精选好句)

陈寅恪名言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自勉联》

2、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3、先生五兵游,文焰藏金鼎。日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

4、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5、  《行路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7、    柳如是,明末清初人,家境贫寒,幼年被卖与官宦人家,后沦落青楼。其人不仅貌美,还能诗会曲,能书擅画,为人风流放诞,不被陋俗所羁,敢于追求人生幸福,且明于民族大义,远胜当时许多高官巨儒,堪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女子。 

8、高楼冥想独徘徊,歌哭无端纸一堆。天壤久销奇女气,江关谁省暮年哀。残编点滴残山泪,绝命从容绝代才。留得秋潭仙侣曲,(陈卧子集中有秋潭曲,宋让木集中有秋塘曲。宋诗更是考证河东君前期事迹之重要资料。陈宋两诗全文见后详引。)人间遗恨终难裁。

9、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

10、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凉。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11、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契诃夫

12、1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生活形态,使黄金时代藏在未来的老年里,而不藏在过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时期里。——林语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4、此隋定乐兼采梁陈之又一例证也,此部乐器中既有琵琶、箜篌,是亦有胡中乐器,然则亦不得谓之纯粹华夏正声,盖不过胡乐之混杂输入较先者,往往使人不能觉知其为输入品耳。

15、这种研究取向使得本书的叙述不可避免地具有目的论的倾向。比如,谈到义宁陈氏的始迁祖陈公元,作者的一句感喟:“这个异常顽强的年轻人可能一直到死都不会明白,他的这次历尽艰辛的迁移,将会为后代、为宁州(义宁州)留下些什么”,就在无意间泄露出作者思维中的线性走向,书中的三代人——陈伟琳、陈宝箴和陈三立,似乎都在为陈寅恪的出场做下铺垫。一般说来,这种后设视角很容易遮蔽许多实存面相,又衍生一些本不存在的线索。不过,对本书的主题来说,这种处理方式却也不无理据,中国传统宗族观念本身就包含了双向可逆的线性叙述可能,从上往下看,是“封妻荫子”;自下而上溯,则是“耀祖光宗”。祖孙父子一气贯注,一脉流传,代际之间存有自觉的精神承递,使得对(精神维度上的)“陈寅恪家史”的探讨成为可能(葛兆光先生曾在郭嵩焘为陈伟琳所写墓志中,读出陈寅恪观堂纪念碑铭的影子,或许可以为此提供一个旁证)。《陈寅恪家史》一书描述了陈家由客家“棚民”而地方绅士,而封疆大吏,而文化名流的发展史。如果加上陈寅恪这位学界泰斗,则正如本书扉页短语所示,其中展示了一条“从政治世界走向文化世界”的行动轨迹。不过,陈氏四代人的生命历程虽屡经变化,中间又自有一些不变者在,贯穿始终,未曾中断。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即使在“棚民”时代,陈家也一直维持“耕读传家”的士人认同。随着后世社会地位的提升,“耕”的意味当然越来越趋虚悬,“读”的传统则始终吃紧,甚至越来越重,到了陈寅恪,几乎全以学问为事功。

16、10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17、出处:〔中〕郭沫若《屈原》,《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6卷第389页。

18、若要进一步明白陈寅恪所谓“理性”何指,则又要引出他在《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中一段貌似令人费解的话:“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之说,犹希腊柏拉图之所谓Idea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从来大家疑惑的是,“三纲六纪”何以能与“独立、自由”相匹配?前贤解说纷纭,我这里无意参战,只想指出一点,即陈先生这里是以柏拉图的Idea也就是我们通常翻译的“理念”来对应“三纲六纪”的,着眼于其中的“抽象理想之通性”。所谓“抽象理想”又与《遗书序》中所谓“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若合符节,所指不二。而《挽词序》中明白揭出“通性”二字(该文末尾所言:“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亦暗扣着一个“通”字),是在“三纲六纪”和“柏拉图之所谓Idea”相互交织的语境中展开的,不啻明示,古今中外的文化传统可以通过“抽象理想之通性”,进行创造性的相互转化。事实上,在陈先生看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实正是不同时空仁人志士精神魂魄共同汇聚冶炼的结晶。

19、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20、此隋定乐兼采梁陈之又一例证也,此部乐器中既有琵琶、箜篌,是亦有胡中乐器,然则亦不得谓之纯粹华夏正声,盖不过胡乐之混杂输入较先者,往往使人不能觉知其为输入品耳。

21、隋唐职官之名号任务,其渊源变革记载本较明显,而与此章有关之隋唐制度之三源复已于前章详悉考论,其涉及职官者尤为易知,故此章仅择其要点言之,其余可从简略。

22、世界上最无价的东西是人心,要赢得他人的心,只有拿自己的心去交换。

23、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

24、红碧装盘岁又新,可怜炊灶尽劳薪。太冲娇女诗书废,孺仲贤妻药裹亲。食蛤那知天下事,然脂犹想柳前春。(河东君次牧翁“冬日泛舟”诗云:“春前柳欲窥青眼。”)炎方七见梅花笑,惆怅仙源最后身。《柳如是别传》

25、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结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歌德

26、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

27、唐律因于隋开皇旧本,隋开皇定律又多因北齐,而北齐更承北魏太和正始之旧,然则其源流演变固了然可考而知也。

28、第48页,倒3行:(“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者)

29、不要去迎合任何人,迎合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下沉的行为。

30、凡是一个有见识的人,能够辨别得出生死的分寸。有的时候,死是永生。有的时候,生不如死。

31、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蒲松龄

32、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曾国藩•曾文正集》

33、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34、                    ——陈寅恪

35、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36、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六祖坛经》

37、此隋定乐兼采梁陈之又一例证也,此部乐器中既有琵琶、箜篌,是亦有胡中乐器,然则亦不得谓之纯粹华夏正声,盖不过胡乐之混杂输入较先者,往往使人不能觉知其为输入品耳。——《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38、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北宋林逋

39、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40、一个人吃好穿好不算幸福,只有天下穷苦的人都过上美好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王杰

41、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巴金

42、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4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4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45、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46、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47、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中国古代十大名言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司马迁•史记》

48、一切幸福,都是由生命热血换来的。——王烬美

49、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夕阳芳草要离家,东海南山下巽田。

50、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夕阳芳草要离家,东海南山下巽田。

51、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体皆沿隋故。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其辨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以时考核,而升降之,所以任羣材,治百事。其为法则精而密,其施于事则简而易行,所以然者,由职有常守,而位有常员故也。方唐之盛时,其制如此。

5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53、10世界上最快而以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54、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55、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居里夫人

56、自太祖至高祖初,其内外百官屡有减置,或事出当时,不为常目,如万骑、飞鸿、常忠、直意将军之徒是也。旧令亡失,无所依据。太和中,高祖诏羣寮议定百官,着于令。

57、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叔本华

58、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拿破仓

5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60、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61、消灭掉一个人的激情,只需要把他扔到形式的藩篱中就足以了。

62、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63、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陈寅恪关于生死观的名言警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4、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也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65、明末清初,魏际瑞、丘维屏等九人讲学于江西宁都翠微峰之易堂,世称“易堂九子”,清人彭玉雯辑其著述为《易堂九子文钞》十九卷,序中所谓取易堂九子集而读之盖此。《赠蒋秉南序》

66、一个人应当摈弃那些令人心颤的杂念,全神贯注地走自己脚下的人生之路。——斯蒂文森

67、陈寅恪晚年的居所(二楼)——中山大学东南区一号全貌

68、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69、等待的时候,我会心烦气燥。但我还是会等,我不会匆忙地就去做些什么。——王菲

70、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71、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两个不能同时得到的话,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72、陈寅恪出生于1890年,因其属虎,所以名字当中取了个“寅”字。属虎的人人格独立、自尊心极强,这正好解释了陈寅恪一生追求“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的执着。他认为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他是这么认为的,更是这样做的。陈寅恪研究学问从来不会因为什么大热而去凑热闹,他只为他感兴趣的东西花费精力。正如其晚年耗费诸多时间研究柳如是,学术界有些人认为其意义不大,白白浪费了先生的才气,但对陈先生而言,柳如是就是值得研究的,所以他愿意为之花费时间。再如日军侵华期间,日本方面欲花重金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被他坚决拒绝,他宁愿带着家人流离失所也不愿出卖自己的人格。正是巨蟹的踏实、低调和老虎的执着、自尊让其成为一个看似柔弱,但内心极其强大的知识分子。

73、——德莱塞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4、律令性质本极近似,不过一偏于消极方面,一偏于积极方面而已。

75、第269页,第8行:(又奚足异哉!又奚足异哉!)→(又奚足异哉!又奚足道哉!)

76、10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77、                                                                                 

78、即使是凶猛的野兽,如果总关在笼里,也会失去自己的勇猛本性—塔西佗

79、举头三尺有神明,福祸无门,惟人自召。道家十大名言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80、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陈寅恪《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81、如果天地间没有仁的话,那么万物就好像用草扎成的刍狗一般。

82、然则府兵之性质,其初元是特殊阶级。其鲜卑及六镇之胡汉混合种类及山东汉族武人之从入关者固应视为贵族,即在关陇所增收编募,亦止限于中等以上豪富之家,绝无下级平民参加于其间,与后来设置府兵地域内其兵役之比较普遍化者,迥不相同也。

83、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84、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85、隋唐职官之名号任务,其渊源变革记载本较明显,而与此章有关之隋唐制度之三源复已于前章详悉考论,其涉及职官者尤为易知,故此章仅择其要点言之,其余可从简略。——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86、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

87、人生若只如初见,奈何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令》

88、明末清初,魏际瑞、丘维屏等九人讲学于江西宁都翠微峰之易堂,世称易堂九子,清人彭玉雯辑其著述为《易堂九子文钞》十九卷,序中所谓取易堂九子集而读之盖此。——《赠蒋秉南序》

  发布日期:2023-11-15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