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谦让的故事(20句精选好句)

互相谦让的故事

1、据说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评议作品,一位乡下老农上前对他说:"先生您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您画的是麻鸭,雌麻鸭尾巴哪有那么长的?"原来徐悲鸿展出的《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画中麻鸭的尾羽长且卷曲如环。老农告诉徐悲鸿,雄麻鸭羽毛鲜艳,有的尾巴卷曲;雌麻鸭毛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鸿接受了批评,并向老农表示深深的谢意。

2、谦让,美德也。利益,俗物也。两者云泥之别,怎么能够混为一谈?所以恶心,所以虚伪。

3、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互相谦让的故事)。

4、轮到孔融了,他仔细看了看盘中的犁,挑了一个最小的,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5、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儿,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儿,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6、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完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说,从千里之外来的家书只是为了一堵墙,你再让对方三尺又有多大损失呢?你看,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天依然蜿蜒曲折,但是当年建造它的秦始皇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7、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8、62870022(南雷南路2号,商会大厦北楼5层)

9、两只猫眼睁睁看着秤上的食物,越变越小,越变越小。

10、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11、而且,就像这个漫画画的那样,我们也确实会推让几次,才会有一方放弃。

12、大头爸爸想要告诉孩子的话:小朋友们,相信你们都听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故事,故事里的土豆和胡萝卜像不像成语故事里的鹬蚌呢?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13、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14、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吕岱的部属对徐厚不满,认为徐厚太狂妄,并将此告诉了吕岱。可吕岱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徐厚。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从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名人尊重谦让的故事篇5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15、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就应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能够做我的老师啊!”

16、“我知道了,知道了!伯伯会好好地把食物分成两半的,不要在吵了,去拿秤来!”

17、“咦,右边比较重喔!”狐狸说着就把右边的一半咬下了一小口。

18、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学成就时,他对慕基人之一。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的新教授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

19、虚假的谦让一出现,真正的谦让就及时消亡。---马克·吐温

  发布日期:2023-11-10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