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堇年的书(45句精选好句)

七堇年的书

1、可以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七堇年创造了一种打破了散文和小说的边界、介于它们之间的新的文体形式,或可称之为“散文体小说”,这是七堇年的独有贡献。遗憾的是,她以她无意识的行为投入真情完成了这一创造;一旦她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时,已意味着昨是而今非。

2、《无梦之境》不同于七堇年以往风格,具有极大的突破性。小说的类型可以归为“玄测小说”(SpeculativeFiction),或作者描述的“哲幻小说”,在具备玄幻、社会学、人类学等元素的基础上,模拟一个未来世界的蓝图,借以探讨对科技的反思。

3、七堇年2002署名发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并入围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并于2007年首次出版,获得瞩目。2008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澜本嫁衣》;其后有《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尘曲》等文集出版、再版。

4、从文字构造来说,“经”是直线,是上下贯穿的,这个字不知不觉就有了“历史长河”的意味。而如果就纺织之事来说,有了经线,再加纬线,就可以“织线成面”。所以,中文的经既意味着时间的可长可久,也意味着空间的可宽可宏。

5、原来有些事真的是不经意的完整,有些人真的是出乎想象的命中注定。无论上天给我怎样的躯壳我上演了十七年的悲欢,

6、同年11月,第一部随笔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的出版,书中包含《远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等众多书写或残酷或纠结或温情或惆怅的青葱岁月的经典篇目,里面有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有年少岁月的荒诞与无羁,有美好年华的友情与温暖。她用优美文笔,唤醒了许多人正经历或曾有过的心灵悸动。

7、一些人一些事就这么明明灭灭地刻在沿途的风景中。我学会了安稳学会了谎言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坚忍,

8、我忽然感到悲伤深处其实空无一物。--七堇年《澜本嫁衣》

9、但这不妨碍我坐下来,想起雪地中的自己。我搓着手,哈着气,在令人睁不开眼睛的光明中,想——如果早知道世界是这个样子的话……

10、我是说,我也仅仅是看了那么两眼,并没有真正开始读起这本书。直到今年四月,工作和生活的烦扰让我极其不堪。我提出了辞职,主管婉言相留,朋友们也劝我休几天年假去散心。正是这样的契机,我带着自己以及《平生欢》去了北方的城。那里生活着我的爱。

11、好书推荐铺(ID:minipupu666)

12、在炫酷的时代表象下,呈现对原生家庭与再生家庭、爱情与婚姻、人性善与恶等充满悖论的命题的哲性思索。

13、(1)《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14、在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双重世界里,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反思现代科技带给人类的光明与阴影、冷漠与温情。从这一点来说,《无梦之境》较之七堇年以往的长篇小说,格局更大,视野更宽,更值得关注。

15、生活像一只榨汁机。没有时间写作,没时间思考,累的像条狗一样爬回家的时候,安慰着自己,生活不都是要么激情四射,要么春花秋月的。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堵在上下班高峰,呼吸着尾气,连梦都累得没法做了?要人人都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GDP谁来贡献。没低到尘埃里的种子,开不出花来。

16、就这样,我们相识了。渐渐得知,她是一个爱读书的女人,而不是女生,与她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极不相称。有一天她跑过来问我,你也喜欢读七堇年的书呀?我点点头,但很惭愧,已经很久没再认真读过什么作品。她这样问,我猜想她也是喜欢七堇年的,在陌生的城市里找到相同爱好的朋友,缘分的力量还真是神奇。我借了新买的《平生欢》给她,但我自己还都没读完。

17、在友情、爱情的历练中,在与性格迥异的挚友的交往中,苏铁逐渐化解人生的种种迷思,最终与自我、母亲以及这个世界达成和解。与前期的作品相同的是,新书很大程度上也是七堇年少年心境的映射。

18、树的美丽在于它的翠盖像一面筛子。天上的星星已经够细粒了,树却努力把星光筛得更细,仿若极绵幼的白糖霜,落在你黑黝黝的梦之咖啡里。

19、更成都:我们好像很难在你的作品中看到成都的痕迹? 

20、我觉得她的文字是有魔力的,对于正在经历成长的我。她笔下的高中生活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她写“青春的意义决不在于这炼狱般的高却一定需要这炼狱般的高三来锻造并借此加以最深刻的阐释”。

21、更:不少读者是跟你一同成长的,有没有做什么事影响他们,或者有什么话要跟他们讲?

22、  朋友啊,也许至今我最爱的,最喜的,也只有一个人。交际的却是多了去了。至少,我的童年陪伴着的,会有很多了。那时候的我们是怎样的幼稚的小孩啊。吃五角钱的零食?买3元钱的画本然后送给同学?这些是次要的了。我想的人,却还是那个很漂亮的女孩,那个从不落泪,那个与我只用眼神交流的孩子。我们总是记着对方的,我认为是的。即使七堇年在书里说——“人总是会分开,为着我们不可妥协的前途,和所谓的明媚希望。匆忙的在新的校园里穿行”我不认为她是错的,当然人会分开,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嘛。可我喜欢的朋友,她于我,我于她,都是不可缺的。不是电话的问题,不是联络的问题,不是言语的问题,当然不会是默契的问题。我总是等她的人,她总是与我相拥的人。我们只需眼神,便够了,不需诉说心事,看着对方,便知道该如何安慰了。我爱的,她便爱着。她爱的,我便爱着。不可妥协。

23、合作请联系读蜜传媒金先生jinmaluo@1com

24、写作十年,青春早已不再是七堇年身上的标签。她的写作亦在不断趋于成熟,相继推出了《平生欢》《无梦之》等长篇作品。小说多次发表于国内顶级文学期刊《收获》《人民文学》上,并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

25、这段话道出了七堇年内心的真实想法,她尝试与过去的影子告别,与青春分手,准备以另外一种姿态开始新的征程。

26、K。愿你人生如海港渔火,于波澜壮阔中拥抱世俗的平静欢喜。

27、用Bookriend(1)来形容C和K的友情再合适不过了。她是C,我是K。

28、K让我重新认识到阅读对于我的意义,也给了我一份不一样的友谊。在咖啡馆,在书店,我们交谈书里的故事,也讲彼此的人生,我又一次知道,这世界上有人懂我,这是何等温暖何等幸运的一件事。

29、在《大地之灯》中,作者在简生和母亲之间设置了一个第三者“淮”的形象。这是一个在年龄上几可以做简生母亲的女子,但她和简生之间是一种亦师亦友而有暧昧的关系。在小说中,这是一个功能人物,她充当的是简生母亲的替代和补充,以帮助简生顺利地成长。

30、我没注意到汽车已到站,甚至也没注意到早已把车停靠在路边等候多时的他。此刻写下这些文字,我仍记得那天的心绪。跟随着故事情节,和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哭着笑,笑着哭,像个孩子,丢了心爱的玩具又复得。

31、书中充满令人啼笑皆非的机锋,笔下处处写未来,实则映照现实,更折射当下人的窘境,发人深省。

32、鼓励您现场购书,现场购书将获得七堇年签名照一张,礼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33、那时我高每天被繁重的课业占据了几乎一天的时光,晚自习时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看会儿书做做摘录是最幸福的事情。我在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了一本《最小说》,任意翻看起来,就在这本不经意读到的杂志里,我被一篇连载的故事吸引——《少年残像》。然后,我认识了七堇年。

34、记不清曾有多少个夜晚读《澜本嫁衣》,心痛至极,为知秋为一生;记不清曾有多少个夜晚读《尘曲》,泪流不止,为余年和康宇,也为自己;记不清曾有多少个夜晚把《平生欢》读了又读,想找到最初的自己;记不清曾有多少个夜晚读《灯下尘》,憧憬着她笔下的落日,她写“不要去看圣托里尼的落日,如果你身边没有站着一生之爱”。

35、                             文/K

36、更成都:这是你第一次在未来的时空里去架构一个故事吗?当初是怎么决定要写这样一本书呢?

37、觉得人间的样子就该是成都这样,她不像纽约,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她就是人间,总有一种生活的味道在里面。中国这些年城市化进程也很迅猛,很多城市在逐渐丧失自己的个性,但成都是蛮有特点的。此外,我常常说,“带着一个四川人的胃,很难没有乡愁”。

38、2014年起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2015年主编岸口系列第一辑《近在远方》,翻译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寄养》,出版文集《灯下尘》。

39、可惜这样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那个叫庄子的哲学家就已经写过了。(1)

40、在七堇年的作品中,写于十六岁前后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2007)虽多少显得幼稚而有点虚张声势,但就其在她的创作历程上的意义看却不可不提。这是作者早年作品的合集,其中包括《远镇》、《蓝颜》等常被评论者提到的作品,共计17篇。

41、所以,但愿你的旅途漫长,但愿你拥抱的人正泪流不止。但愿你付出的爱,有着某种恰到好处的形状,恰能完好地镶嵌在她的灵魂空缺处,毫厘不差。但愿你心底的关怀,杯满四溢,又正在被另一个孤独的灵魂渴望着。 

42、 逝去的岁月终究无法再次回来,太过追求也无济于事,人生终会带有许许多多的遗憾,不如将其放在心中,时常回味一下,它是曾经的美好,也是未来的期望.....

43、如果我能活得像一棵树那么久,我会开花吗?我会不会因为一片叶子的掉落而感到寂寞?我会不会因为一只松鼠走了而失去重心?有一对男女在我的影子里第一次接吻,也许我一觉醒来他们就老去。

44、“我本想写的是,一个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于是奋力奔跑。影子始终不离身,跑得越快,足迹越多,他最终气绝身亡。他不知道,如果就在树荫下歇息,影子就消失了,足迹也就没了,真傻呢。”

  发布日期:2023-11-03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