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天气谚语(35句精选好句)

收集天气谚语

1、▲天津开展基于位置的城市积水监测及内涝预警推送服务;

2、正月打雷打的贼,二月打雷遍地蛇,三月打雷桃花水。

3、意思就是说夏天中午如果西南积雷雨云,很快就会移过来下雷雨的,一般顶多打十三个雷就要下大雨了。从前我们阜宁人将天空积雷雨云,叫做“起天神”。我们小时候夏天在家门口场地晒粮食,中午每过一会儿就要出来看看天气,最怕西南“起天神”,一旦发现西南天气发乌,就要立即收粮食,生产队也会吹哨子叫喊“抢场”的。有的时候西南“起天神”,抢场都来不及。

4、一九七一年,受一本《少年气象学家》的小册子鼓舞,依瓢画葫芦把自家棚杆抽下来,做成风向标,用瓶子制作“空盒气压表”,开启了我五十年业余气象观测风雨的历程。

5、“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6、图为辽宁省盘锦市湿地生态监测站工作人员在盘锦芦苇湿地保护区维修生态监测设备。图/文孙占印

7、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8、而天气谚语,即农谚,是古人朴素的天气预报方式,其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9、▲云南以云茶产业为突破,推进云南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践;

10、大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0~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1~9毫米时称为大雨。

11、由于云层灰暗且低,往往压住山头形成“帽”,因此山帽是阴雨快来的前兆。“山半腰”多半是由于夜间辐射冷却而形成的地方性层云之类的低云,处在半山腰,很可能就是雾。所以云淹没山腰一般是好的天气象征。

12、因此中文世界的天气谚语主要适用在纬度适中的地带,因为其有明显的气候变化。但天气谚语于不同地区的适用性亦有可能有所不同,如东虹日头,西虹雨,因为中国大部份地区均处于西风带,如果西方出现彩虹,说明西方已有云雨,不久将会向东移并降水。如果东方出现彩虹,说明云雨带已移走,晴天将至。

13、大气层下层不稳定,而上层很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利于波状云的形成。

14、▲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推动气象大数据融合应用,树立政府开放公共数据资源典范;

15、这个有点像气象谚语,但更像是天象谚语,反正流传好久了,好象好多地方都知道。意思是说每年正月初初八两天晚上,看月亮(正好是上弦月)与“七女星”的位置关系,如果“七女星”在上弦月的上角方向则这一年多风多雨,也可能风调雨顺;如果在下角则是种田的好年成;如正对月口则有些地方要打仗;如果在月亮背后,则年成不好,是荒年。关于观看这个天象,还有一个附加说明,就是“七看、八定、九穿星”,意思是说正月初七就可以观察了,初八最准,到初九就不灵了。关于“九穿星”,我现在猜想可能是与“月掩昴星团”有关。

16、记得八岁那年的夏天,我刚上学,因为长时间少雨,学校放假回队参加集体抗旱。我和母亲抬水向一里外的东山坡高粮地浇苗。下午二点多从西窑山后涌上一排乌云,并电闪雷鸣,一阵冷风过后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很疼,看这架势一场大雨就在眼前,人们不顾队长劝阻奔跑避雨。可转眼间雨脚向山南滑过奔向伊通河方向,人们七嘴八舌议论“老天爷”偏心。大黑山区像是后娘养的,大旱之年总是最后下着透雨。

1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3套)+答案,检测训练

18、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19、但如果空气上下层均不稳定,则产生的不是波动,而是对流。于是形成了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的空气层的情况。这种情况既保证受扰动的空气有一定的垂直运动,但不至于发展成对流。

20、这一文化瑰宝如何得以传承,古为今用,与时俱进,为解决现在天气预报中“三难”瓶颈发挥作用?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21、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出现这种云,表明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移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22、“雨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也是雨雪相对集中的时间。

23、气象谚语,因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和南方就有差别。这里我收集的气象谚语,可能不全,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不知是否值得各位一读?

24、▲河北落实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思想,构建气象灾害防御新体系;

25、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26、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大雾不过过三阴雨天。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27、随着二十四节气在国际上申请非遗成功,浙江省林荣华的天气谚语也成功申遗,更加坚定了我申遗的信心,老牛自知黄昏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因带孙子离开家乡去南方七年了,但不论走到哪,与气象部门联系都很紧密。通过网络把“关东天气谚语”传播到东北和祖国四面八方,广受关注和赞誉。虽然深居闹市,但仍然能带着孙子到公园观察“蚂蚁搬家”“麻雀开会”和蚯蚓出洞、池水翻塘,并把一些谚语改编成童谣,供孙辈们吟诵,让谚语进入校园,深入下代的工作生活之中,入脑入心,生根发芽。

28、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

29、说明:晴转阴雨以前,空中水汽、尘埃显著增多,阳光中除红色光外,几乎全部散射,所以太阳光盘呈现"胭脂红",预兆将有风雨。

30、这句谚语并不是空穴来风,其中仍有其科学性。

31、气象谚语是一个地区人民群众多少代人观察摸索出来的天气预报经验,并用言简意赅的短语口头传承下去。在农业谚语、生活谚语、学习谚语等各类谚语中,气象谚语应该是最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虽然今天人们早就不用谚语论天气了,但这些气象谚语早已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假如在炎热的海南,或者寒冷的哈尔滨,只要听到有人说“关老爷磨刀”、“小白龙探母”或“西南起天神十三轰”,我就会感到很亲切的,估计所有阜宁人甚至盐阜地区的人都会感到亲切的。

32、大雨前兆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33、看云测天谚语   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乌龙打坝,不阴就雨。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西北黄云现,冰雹到眼前。鱼鳞天,不雨也风颠。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云吃雾下,雾吃云晴。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34、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发布日期:2023-09-12  投稿会员:admin